他小学毕业将23人小厂打造成市值4000亿家电巨头,身价超1800亿

态度岛 2023-09-11 08:37:29

导语:“宁可走慢一步,不能走错半步。”

作者|ShinyAMin

编辑|一帆

上个月月底,美的集团发布公告显示,其子公司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启动上市前期的筹备工作,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图片来源:搜狐)

安得智联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供应链服务企业,美的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美的智联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安得智联约73.85%股权,安得智联的最终实控人为美的创始人何享健。

去年7月,美的集团方面曾对外透露过安得智联的经营业绩,截至2021年,公司业务总规模达到118亿元,外部业务占比超五成。

看来,美的的又一百亿IPO即将落地。何享健是如何成就一家市值4000亿家电巨头的?这要从他的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一、农民变厂长

何享健的年龄在中国的企业家里算是比较大的了。1942年,何享健出生于广东顺德,此时中国正值抗战,农民家庭的何享健生活自然也不会滋润到哪去。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全国解放后,何享健虽说得到了念书的机会,但他在读书方面似乎并没有什么天赋,最终何享健在小学毕业后还是选择了回家务农,随后进工厂当了一名学徒,之后转正成了工人,又在镇上当了一名街道干部。

在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干部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就业问题,但当时何享健所在的镇子实在太穷。

到了1968年,全国粮食产量下降,何享健家里的日子相当不好过。

当时,何享健为了不饿肚子,决定冒险一把,自己干事业。

于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何享健不顾危险硬着头皮地号召了23位村民,集资5000元钱一起成立了一个塑料制品作坊,希望以此进行生产自救。

早期厂里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停电的时候组员甚至只能用煤油灯来加热材料,塑料成型也要两个人花很大力气手工压制,却依然挣不到几个钱。

1975年,国家引进一批民生工程,其中顺德被分配到了一批汽车采购订单。何享健看到了这个机会,机灵地把塑料生产组的业务调整为生产五金制品,成功拿下一批订单,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此之后,何享健的厂子逐渐有了正式编制,成为了国营工厂,何享健也从农民成为了厂长。

1978年后,何享健的塑料厂已经有了数十万元的产值。而此时到来的改革开放,又为他的事业添了一把火。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消费能力普遍提高,塑料厂的单子数量与日俱增,身为厂长的何享健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过此时他发现,来他这里购买塑料的都是些民营企业家,他们买走原料,加工成商品后的利润更高。自己作为上游的原料供应者虽然旱涝保收,但赚的钱还是少了点。

于是在1980年,何享健也决定搞搞产业升级。从五金制品到汽车配件、再到发电机......经过一番调研,何享健最终选中了家电行业,做出了几条电风扇生产线。

(图片来源:豌豆人)

到了1981年,何享健的电风扇生意销量颇高,以至于成为了顺德当地的明星品牌。于是,他给自己的工厂起了个时髦的名字——美的。

但是,何享健的野心不仅仅局限在电风扇领域。到了1985年,何享健又看中了空调行业,于是向当时经营不善的广州航海仪器厂收了一条空调生产线,正式进军空调业,成为国内最早生产空调的企业之一。

到了1993年,美的电器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豌豆人)

不过时代的红利早晚有一天会消耗殆尽。进入90年代后,中国遍地都是小电器厂,美的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当时,留给何享健的选择有两个:要么靠着自身的资金优势,提升技术,保持竞争力;要么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研发新产品。显然,何享健选择了后者。

二、三足鼎立

1995年,美的开始尝试自主研发空调产品。

当时中国并不是没有空调,只是绝大部分都是工业级空调,家庭空调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此时如果投身做家庭空调,势必会抢先占领未来的蓝海市场。

但想到这一点的可不止美的一家,格力与海尔也都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从1998年开始,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便开始了国产制冷家电的竞争。听起来像是硝烟四起,但实际上他们相互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多么激烈。

(图片来源:净水器网)

因为制冷产品的原理都大差不差,竞争者之间在技术上的较量相当有限,不过在营销方面,三家企业可谓是各有千秋。

海尔作为中国家电品牌的老大哥,比较注重企业与大厂的大订单,而格力就主打亲民,在新世纪的家电下乡浪潮中经常凑热闹,靠着量大管饱来维持竞争优势。

美的则更加注重技术。2018至2022年间,美的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并逐年提高。何享健极其看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并以此为噱头进行营销,日后那句“美的,掌握核心科技”的广告语也脍炙人口。

无论如何,三家企业各有所长,一直维持着良性竞争,到了今天也是相辅相成,成为如今“家电三巨头”。

三、传奇人物

去年,美的集团财报显示,集团全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439.18亿元,净利润即将突破300亿元,成绩相当喜人。

(图片来源:美的2022年报)

而作为创始人的何享健,在《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的身价也达到了1800多亿,位列第46。

其实身价千亿的何享健早在2012年就选择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职位隐退二线。但令人意外的是,何享健并没有将企业交给儿子何剑锋管理,而是交给了自己多年来最信任的经纪人方洪波。

(图片来源:中国小康网)

除去何剑锋自己已经声明不想接任家族业务之外,何享健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何剑锋已任盈锋集团董事长,如果再把美的交给他可能会顾此失彼;其二是方洪波也算得上是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可以说在美的多年以来的发展中,方洪波起到了类似张良的作用。

如今,81岁高龄的何享健麾下已有4家A股公司,且又即将迎来安得智联这一百亿IPO。

“宁可走慢一步,不能走错半步。”50余年的时间,他把只有23人的美的发展成全球家电企业龙头。“在美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美的成功的核心就是创新。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不断变革才有生存空间。”

0 阅读:760

态度岛

简介:传播山东声音,讲好山东故事,做有态度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