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肿瘤医生的自述!关于癌症的真实看法,癌症真的不可怕!

栗子科普 2025-04-18 19:58:3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你以为“癌”字一出就是死刑宣判?不!它其实就像个脾气古怪的邻居,虽然不讨喜,但也不是完全无法相处。

很多人一听“癌症”就吓得六神无主,仿佛天塌地陷。可在经历了无数真实病患的故事后,会发现:癌症,并不是洪水猛兽,只是我们对它了解太少,才让恐惧变得巨大无比。

癌症到底是个啥?它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病!

癌症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病名,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它的核心特症就是——正常细胞“叛变”成了坏细胞,还会“串门”到全身各处,甚至“拉帮结伙”搞破坏。

让我们打个比喻:正常细胞就像是城市中的居民,遵纪守法,按部就班。而癌细胞呢?就像是失控的暴徒,不仅不服从政府(人体免疫系统)的管辖,还抢占地盘、疯狂分裂,四处滋事。

癌症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本身疼不疼,而在于它“长得快、藏得深、转得远”。很多癌症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发现时往往已经“扎营”扩散了。

癌症的“前世今生”:它是怎么来的?

说句难听的,癌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品”之一。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了,环境变了,食物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癌症也就“乘虚而入”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癌症的“成长路线”:

基因突变:癌症的根在细胞的DNA。每个细胞正常分裂时都要复制DNA,像复印文件一样。可偶尔复印机会出错,这种错误就叫做“突变”。大多数突变被及时修复了,但有些突变“漏网之鱼”,久而久之就可能引发癌变。

环境刺激:空气污染、农药残留、辐射、某些病毒(比如HPV)、化学物质(比如苯)……这些都可能刺激细胞突变。

生活作风:抽烟、喝酒、熬夜、久坐不动、爱吃腌制烧烤……这些“生活坏习惯”正是癌症的“催化剂”。

免疫力下降: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警察”,能抓捕癌细胞。但当免疫力低下,警察也“打瞌睡”了,癌细胞就会趁机作乱。

癌症并不是“绝症”,而是“慢性病”的升级版

很多人一听癌症就以为是“判死刑”,其实不然。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很多癌症其实已经被“驯服”,甚至变成了“慢性病”。

比方说: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乳头状癌,发展缓慢,甚至不治疗也有可能一辈子安然无恙。

前列腺癌: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但很多是“懒癌”,几年都不发展。

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

关键是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很多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恐惧”或“延误治疗”。

不同种类癌症的“性格”大不同

癌症并非铁板一块,不同癌种“脾气秉性”完全不同。下面我们来“八卦”一下几种常见的癌症:

肺癌——沉默的杀手

肺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早期没症状,发现就晚期”。尤其是吸烟人群,得肺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

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血、胸闷、体重下降等。

治疗方式:早期可以手术;中晚期则需要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

预防建议:戒烟、远离二手烟、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乳腺癌——女性最常见的“敌人”

乳腺癌已经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且有年轻化趋势。

早期的乳腺癌可完全治愈,5年生存率超过90%。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

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根据分子分型精准治疗。

预防建议:定期乳腺彩超+钼靶检查,保持体重,避免激素滥用。

肝癌——“中国特色”癌症

全球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在中国,与乙肝病毒密切相关。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到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

治疗方式:手术、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

预防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定期做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检查。

胃癌、肠癌——饮食“惹的祸”

长期吃腌制、烟熏、烧烤食物,常常暴饮暴食、爱喝酒,这些都是胃肠道癌症的“温床”。

胃癌早期可能只是食欲差、上腹不适,肠癌则常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

治疗方式:手术是首选,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也不错。

预防建议:规律饮食、控制体重、筛查幽门螺杆菌、大便潜血检查、肠镜检查。

癌症的治疗:不是“打一场仗”,而是“打一场持久战”

癌症的治疗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猛药杀敌”的年代了,现在讲究的是“精准打击”。

手术治疗:直接“拔掉钉子”

适用于早期癌症,通过切除肿瘤+周围组织,达到根治目的。

化疗:全身“扫雷”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但副作用较大,如脱发、呕吐、白细胞减少等。

放疗:定点“轰炸”

利用高能射线集中照射肿瘤部位,杀伤癌细胞。

靶向治疗:精准“狙击”

通过识别癌细胞特有的“标记物”,做到有的放矢,副作用小,效果好。

免疫治疗:唤醒“沉睡警察”

调动人体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目前用于肺癌、肝癌、黑色素瘤等。

癌症的心理战:信念是最强的药

很多患者“死于情绪”,而不是癌症本身。得了癌症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一场自我重建的开始。

有位70岁老太太,患乳腺癌晚期,医生说最多活两年。但她每天坚持锻炼、调理饮食、乐观生活,如今已经活了九年,精神矍铄。

情绪、睡眠、饮食、运动,这四大支柱,是抗癌的隐形“良药”。抗癌不是医生一方的战斗,更是患者自己的“修行”。

癌症“防”的比“治”的重要一百倍!

癌症的预防要从生活方式开始抓起。以下几点,人人都能做到:

戒烟限酒:烟是肺癌的“孽缘”,酒是肝癌的“帮凶”;

规律作息:熬夜是免疫力的“杀手”;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抗癌的金钥匙。

写在结尾: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误解和逃避

癌症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结局,而是一系列可以被“管理”的健康挑战。它不是瞬间的毁灭,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应对的“修行”。

很多人问:“得了癌症怎么办?”其实真正该问的是:“在没得癌症前,我们能做些什么?”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2]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早诊早治指南(2024版)[S].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3]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2024年版)[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