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13年后终于扬眉吐气?这一次,陶昕然一句话也没说,就赢了

司徒昼 2024-03-26 09:13:59

文|小雨淅淅

编辑|司徒夜

人人都恨安陵容,人人都是安陵容。

陶昕然也是如此。

她因“安陵容”一角爆火,却因此被骂了整整十年。

无数次,她想要逃离这个标签。

但始终无法做到。

因为她知道,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也就只有“安陵容”了。

时隔多年,她与母亲一同登上了《是女儿也是妈妈》的综艺。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与“安陵容”判若两人的陶昕然。

也明白了处于“打压式教育”的她,如何告别过去的风浪。

1、打压式教育

在节目中的陶昕然,妆容淡雅,谈吐温柔。

身上丝毫没有那个满腹心机的安陵容的影子。

有的只是面对童年时的委屈落泪。

她的童年,几乎是在被否定、被打压之中长大的。

考试考了98分,在别的家长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但对于陶母来说,她只会质疑女儿剩下的两分是怎么丢掉的。

然后不给解释地将女儿揍一顿。

甚至在考了全班第四名之后,仍然会因“跌破了前三”而被母亲训斥。

在回忆起这段并不怎么幸福的童年时,她也几度控制不住地掩面哭泣。

对于女儿的被揍,陶母给出了她的解释。

她认为,丢掉的那两分,如果是因为没有掌握,她可以重教。

但如果是因为粗心丢掉了,那就该揍。

归根结底,陶母的一切愤怒都是源于她的“虚荣”。

她觉得,身为老师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比别人差。

如果没有考过别人,那只会让她这个做老师的母亲,脸上无光。

如此压抑的成长氛围,让她在长大之后,格外地想逃离这个家。

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在她自以为离家出走就是最好的反抗时,她毫不犹豫地出走了。

但年仅初二的她,也只是逃到了隔壁姥姥家。

所以,毫无疑问,被爸妈找回去的她,又挨了顿打。

后来,她选择了可以寄宿的艺术学校,因为这样可以离家人的掌控远一点。

毕业之后,舞蹈突出成绩优秀的她,被文工团选中。

但天生反骨的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稳定的工作。

跑去天津学习了表演。

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她却格外优秀。

在学校的那几年,她一直稳居第一名。

甚至在毕业排大戏时,她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女主角。

这样优秀的她,正是大家常说的“别人家孩子”。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成长在打压环境下的她,应该是安陵容那样处处谨小慎微的性格。

但其实不然,过于压力式的教育,反而让她变得格外乐观。

也让她的人生,更加优秀。

2、被“骂”出名

2010年,25岁的她,去见了《甄嬛传》的导演。

去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应征的是哪个角色。

与其他坐立不安的面试演员相比,陶昕然的怡然自得显得格外突出。

那时的她,刚毕业没多久。

连个像样的简历也没有。

所以,她便将过往的角色照洗了出来,当作简历。

在她看来,有这么多优秀的演员,选不上自己也正常。

但偏偏正是这种“爱咋咋地”的清醒心态,让她成功地拿下了“安小鸟”这一角色。

导演在看到了《黛玉传》“探春”一角的照片之后便说“你来帮我演安陵容吧”。

拿到角色的她,令身旁的人惊讶不已。

只有陶昕然一个人云里雾里的。

原来,她并不知道这个角色在整部剧中占据着怎么样的地位。

直到导演将“安陵容”的照片贴到了陈建斌、孙俪的后面时,

她才明白“原来这个角色这么重要”。

就这样,天性乐观的她,成为了敏感自卑的安陵容。

二者的性格,算得上大相径庭。

一个缺乏自信,一个却信心爆棚。

所以,安陵容,是与她完全相反的对立面。

为了揣摩出角色的内心,她将自己孤立了起来。

她要感受“不被人待见”的感觉。

甚至在拍完戏之后,她便一个人钻到屋子里。

把自己关起来,反复思考“安陵容”究竟为什么变成了这样的性格。

在与角色感同身受之后,她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将安陵容的一举一动,都刻画出了独属人物的卑微与敏感。

而安陵容初入宫的戏份与大结局临死前的戏份是同一天拍摄的。

明明是一模一样的头饰,却历经着截然不同的心境。

大喜与大悲,让她的演技被锻炼得炉火纯青。

但在《甄嬛传》爆火之后,她并没有受到像孙俪、蔡少芬等人的褒奖。

安陵容的成功,让她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网友们的讨伐对象。

因为,总有些无法出戏的观众,习惯将对角色的不满宣泄到演员的身上。

戏外的她,也因此遭到了一些观众的“报复”。

先是将她的车连续刮花三次。

后又点名道姓地骂。

各种难听话语的侵袭,也成为了陶昕然那段时间的常态。

2016年,她再次出演了一位反派角色。

那便是《胭脂》中和赵丽颖处于对立面的“冯曼娜”。

不出意外,她再次成为了众矢之的。

甚至,还有人连带着将她刚出世的女儿,一同咒骂。

忍无可忍的她,进行了自己的一连串反击。

后来,结婚生子的她,也慢慢淡出了娱乐圈。

她无法忍受他人对自己家人的谩骂。

所以,她萌生了暂退娱乐圈的想法。

而她,也真的暂停了自己的脚步。

从2016年生完孩子之后,她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3、不做全职妈妈的女演员

一部《甄嬛传》,让那群“后宫姐妹团”的成员一个个都走上了新的高度。

只有陶昕然,停留在原地,举步不前。

但这并不影响她和孙俪两人的姐妹情。

在两人被拿来比较的时候,她也会清醒地说道“如果我天天拿自己跟孙俪比,就只能跳楼啊”。

对于自己的现状,她有着清楚地认知。

但作为一名演员,她终归还是要继续自己的事业的。

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的第二年,她参加了《演员的诞生》这档综艺。

秉着对演戏的真诚与坚持,她十分看重这个节目。

但没想到,她竟然败在了节目剪辑上。

节目组为了流量,将刘烨点评金晨的片段,嫁接到了陶昕然身上。

对于这点,刘烨本人也表示“很烦”。

而陶昕然更是不理解。

最后,她直接将制片人的微信删除,并表示自己不会再去了。

后来,在亲子综艺爆火的那几年,她拒绝了此类的真人秀。

她不愿将孩子暴露在舆论面前。

2018年,还在带孩子的她,被一位陌生人给予了善意的关怀。

而那位陌生人也对她说“一定不要做全职妈妈,要继续拍戏给大家看”。

简单一句话,给予了她无穷的信心。

后来,她逐渐踏入了片场。

但阔别事业已久的她,已经不太能适应组里的“节奏”了。

不理解为什么要在片场间隙“吃鸡”。

对她来说,片场拍戏,难道不应该是钻研剧本才对吗?

逐渐地,她因为过于清醒,而成为了圈内的“异类”。

而关于“安陵容”的谩骂,依旧没有停止。

这时的她,依旧正面硬刚。

2021年,她本色出演了一位母亲的角色。

在《陪你一起长大》中,她饰演了一位“单身母亲”。

素到极致的妆容,让她美得清新脱俗。

剧里的她,为了赚钱养孩子,只能每天不间断地送着外卖,打着零工。

与“安陵容”不同,这个角色让已经成为了母亲的陶昕然,深深共情。

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却连续生了三年大病。

先是心脏装了四枚支架,后又突发脑梗。

所以,刚刚复工不久的陶昕然,再次远离了娱乐圈。

在家悉心照顾了母亲三年。

终于将几近残废的母亲拯救了回来。

但她,已经被新旧更迭的娱乐圈,抛下了很远。

所以,在她成为女儿、成为母亲、成为演员的同时,她也在努力尝试着其他领域。

比如,做一部电影。

做一部“留守儿童”的电影。

但,万事开头难,尚不成熟的她,只能将这个计划暂时搁置。

在那期间,她走访了无数村落,了解了无数的案例。

直到某一天,她遇到了一位牵着孙子的奶奶。

对方直接跪在了她的面前,乞求道“听说你是明星,你能帮孩子找找妈妈么?”

那一刻,她感受到了“明星”两个字的重量。

终于,由她担任制片人、出品人、主演的电影《夹缝之间》于2023年6月份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这一次,她再次出演了母亲一角。

为了能够为观众呈现出完美地效果,她将资金大部分都花在了制作上。

至于演员,除了女主是自己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素人。

因为,这样省钱。

对于男主角,她要求十分严格。

怕晒黑、不愿意体验生活的,见都不要见。

无所谓电影的收益好不好,她只在乎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

有没有担得起“明星”的重量。

安陵容,是她的枷锁,但也是她的释放。

后来,在被问到“如果能重来,你最想演其中的哪个角色?”

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安陵容”的名字。

对她来说,只有这个角色,才是最真实的,是活生生的。

结语

不愿意消耗自己的陶昕然,活成了观众心中“拧巴”的样子。

但对她来说,她从来都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不攀比、不取悦、不盲从。

这就是真实的陶昕然。

部分参考资料:

《智族GQ》|陶昕然专访

《说出你的故事》|甄嬛传.启示录

0 阅读:4

司徒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