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包公祠

水墨侠客 2024-04-29 07:55:42

开封有个包青天

铁面无私辨忠奸

相信大家都知道包拯的故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不畏权贵,执法严峻。千百年来,人们把包拯尊称为“包青天”。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元杂剧,明清话本、小说等,通过艺术的典型塑造,使包拯成为中国民间的正直之神。

包公祠,位于开封市西南包公湖内。占地约1公顷,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

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2003年,包公祠被正式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建筑与景现有

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嶙峋奇石。

大殿内有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

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这段家训的意思是:

我的后代子孙中,有做官的人,如果因贪污受贿而被彻查,不允许回老家进我家门。死了以后,也不能葬到祖坟里。如果不遵从我的志向,那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我的儿子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碑上,把石碑树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从而教导子孙后代们。

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人们因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

东西配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传说,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

东配殿有三口铜铡刀、群体塑像“包公铡赵王”。

包公之所以历经千载仍为后人所敬仰,是包拯践行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勤政为民的为官之道。

风景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来看我]作者系二十年自驾游爱好者,愿将走过的风景分享给你,互动起来。

0 阅读:0

水墨侠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