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伙做石磨爆卖30多万套,老物件火了,“幼儿园天天下单”

电商在线 2024-05-20 16:40:33

没有消失,越来越火。

文/姜雪芬

编辑/郑亚文

江苏“做饭幼儿园”爆火的那段时间,陈帅店里的手工石磨也跟着火起来,一天的销量由十多套涨到了几十套,“每天都有幼儿园来下单”。甚至有人把每一个样品都买了一套后,直接下了个100多套的大单,说“要运到上海的一个牧场里,它能磨米、麦、豆,做辣椒面、豆浆,娃娃们研学旅行时肯定喜欢”。

“幼儿园只是一部分订单来源。”入行以来,他总能听到人们说石磨是老物件,在机械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豆浆机、破壁机多方便,没有多少人会喜欢手工石磨了。但实际上,手工石磨其实一直挺受欢迎的,陈帅每年都能卖出好几万套,近十年,他已经卖出了30多万套石磨。

石磨是加工粮食的重要器具,已伴随着人类生活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陈帅介绍,除了被当作加工器具,现在不少酒店、景区也会采购石磨,用于装饰。这几年,随着古法古工艺传承愈加被重视,劳动实践成为热潮,一些研学基地、实践基地、幼儿园、父母也成了石磨的忠实粉丝,他们购买石磨,和孩子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慢生活的快乐。

放不下石磨生意

石磨曾是中国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四十年以前,在一些农村地区,现代面粉机尚不流行,石磨是人们将粮食磨成粉的重要工具。那时,在村头的大石磨旁、农家院子里的小石磨边,常常围绕着一群边唠嗑边磨粮食的乡亲们。欢乐的笑声和石磨转动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为很多人童年回忆里最温馨的画面。

山东潍坊人陈帅对石磨的感情比一般人更为复杂。20多年前,考虑到农村很多家庭都有用石磨加工粮食的需求,他的亲戚开了一家加工作坊,专门制作、销售石磨。

那时制作石磨的原料是不愁的,“当地就有很多石头”。20多年前石磨的个头不小,看上去显得笨重,会给人一种不好做的印象。在陈帅眼里,制作这个“笨重家伙”的过程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他介绍,石磨是由两扇磨盘组成,先将原石进行切割做出圆形,然后打出磨槽、磨嘴,在上盘打眼、刻齿,在下盘上敲打出花纹,就成型了,之后经过调试再次调整,就做出了成品。

虽然石磨的制作过程简单,但实际上也没多少人做,因为“这是个非常辛苦的活,有很多粉尘”。最初陈帅的亲戚制作石磨,一天只能做一两个,产量不多。后来他们陆续招了5个师傅,一个师傅一天能做10多个,产量才慢慢有了起色。

早前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石磨虽常见但数量并不多,有时候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大石磨。逢年过节时,乡亲们要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用石磨。那几年石磨销量不错,主要售往当地及周边地区,一年能卖出上万套。

但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变好,电动豆浆机、磨粉机走进大众生活,家用石磨不好卖了。推石磨的人渐渐老去,石磨彷佛也老了,常被人说是“即将消失”的老物件。

陈帅的石磨没有消失,而是有了新的使用场景。他发现景区、酒店对石磨的需求多了起来,他们下单定制石磨,用来装饰出古朴的农家小院风。

乡亲们靠石磨讨了十多年生活,陈帅对石磨也有很深的感情,他决定不再外出打工,而是要留在家里,和老家的父母一起把石磨生意做得更大。

老物件上网,爆卖几十万套

陈帅加入到石磨生意队伍,但彼时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已不再适应市场日益严格的要求,他们进行了环境测评,取得了相关资质,将小作坊升级为了工厂。厂房有了新气象,陈帅对于这门生意也有了新想法。

不同于父辈在线下销售石磨,8年前,陈帅开了一家网店,要通过互联网把石磨卖到全国各地。

一开始网店的销量不温不火,很多年轻人没见过这个东西,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用。除了酒店、景区下单,也有一些家庭用户购买,但整体来看使用场景受限,订单量很难有大的突破,一年下来能卖出一两万套。

石磨生意虽然累但节奏也可控,天气热的时候,推磨不舒服,买石磨的人少,进入了销售淡季,陈帅和师傅们就将精力都花在备货上。每年10月开始进入销售旺季,一直持续到年底。“腊月天气冷,制作石磨的效率下降,一到腊月就得停工了”,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2019年左右,陈帅明显感到“石磨的市场认可度高了起来。市场上有人专门收购农村以前用的老石磨,“家里那些老石磨,不用了就扔角落里了,没想到收购价能到好几百元一块”,很值钱。在网上,一套石磨的价格在几十到几百元,在很多家庭、景区等的预算范围之内。

南方主要用石磨来磨青豆、糯米粉,北方喜欢磨黄豆,还有一些地方用石磨磨辣椒面、花椒面。有人下单前会咨询“磨齿是不是传统老磨齿的”,表示“要买锋利一些的,要用来磨硬一些的粮食”。还有人会问“石材是不是天然的”,说把奶奶接到城里住了,“老人家思念老家的石磨,想买一个送给她当做玩具,既能做美食也能打发时间”。

陈帅和师傅们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将石磨的型号由一个增加到了20多个。他们既能制作直径有1.8米的大石磨,也能做只有8厘米的迷你石磨。除了实用功能,他们还会考虑美观性,在雕刻时,需要关注精致的花纹,这样的石磨用的时候好用,不用的时候,还能将其作为装饰品摆着,增加美感。

2019年石磨订单量迅速翻倍上涨,卖出了3万多套。陈帅粗略一算,这些年来,家里卖出去大约有30多万套石磨了。

劳动实践热,石磨变时髦

陈帅以为2019年是生意登上顶峰的开始,但没想到2019年成了石磨的顶峰。随之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石磨生意走上了下坡路。那几年,工厂生产、店铺发货都不顺利,线下客户对石磨的需求量也减少,订单少了很多。

石磨本身复购率低,几乎没有复购,“因为正常使用的话,一个石磨用十几年都是没问题的,一个景点、酒店、家庭通常用一个石磨就够了”。

厂里制作石磨的老师傅都快80多岁了,做了大半辈子石磨,一直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在别人过上退休生活的时候,老人家跑到厂里继续敲敲打打做石磨。陈帅看着守着石磨的老师傅,心里愈加不是滋味。

即便遭遇困境,他也没想过放弃石磨。

据资料记载,很早以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制作出的粉并不细腻,费力气,出面粉率也低。后来据说是中国“百工之祖”鲁班发明了石磨。这个看着简单的两块大石头,融入了很多机械原理,推动着人类加工粮食的步伐向前迈了一大步。

漫长岁月里,从人力拉磨到畜力到水力,石磨已伴随着人类生活走过了两千多年。小米、大米、麦子,玉米、黄豆、地瓜、各种调料,石磨一路见证各地特色作物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迁。对陈帅和他的父辈们那代人来说,那吱呀吱呀的声音里,有家人一起忙碌的快乐,玩伴互相追逐的笑语,满载着对故乡的思念。

如今用石磨加工粮食的人不多了,很多“00后”甚至都没见过这东西,有人发出 “老物件的宿命是消失” 的感慨也不无道理。

喜欢老物件的人不反对科技带来了更多便利,但他们总觉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彼此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总有些东西不应该被丢弃。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老手艺的关注度增加,古法制作的美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粉丝,石磨不仅没有彻底消失,在市场上还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陆续有一些实践基地、研学基地跑到店里购买石磨,说用于教学,“朋友们对以前人们怎么劳动都很感兴趣,跃跃欲试”。

今年春天,江苏一个幼儿园培养小朋友烧火做饭,视频在网上爆火后,陈帅石磨店里的订单也多起来了,“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幼儿园的订单”。孩子们把石磨当成玩具,边玩边学会了豆汁、豆腐是如何做出来的,老师们则开心地在网上分享孩子们热火朝天推石磨的照片,网友肯定“这样的劳动教学,才有意义”。

劳动实践热潮还带动了家用石磨销量的上涨。一些父母购买小型石磨,说很享受和孩子一起在家里亲手磨美食的快乐,自从有了小石磨,宝宝不沉迷玩手机了。

看着评价里买家分享的劳动照以及关于石磨的古诗,陈帅很开心。他记得,李子柒的视频里出现过石磨,董宇辉的直播间里也出现过石磨,说其实石磨也是时髦物,不是只能让人们感慨的老物件了。

陈帅想以后把石磨做得更时髦,精致有美感,还得介绍它的历史、用法,让更多人知道石磨,“越来越火”。

7 阅读:7180
评论列表
  • 2024-06-02 23:52

    有没有感觉这玩意儿比去健身房还管用?

  • 2024-05-24 15:57

    80-90年代,还很多,00年后就全是机械打了!小时候还和大人一起推过磨盘,效率很低,累死人[笑着哭][笑着哭]

    雷声电子5998 回复:
    必须是木架子,手柄那是作秀的,关键就是木架子也挺累😫😫
    迷茫的人生 回复: 雷声电子5998
    [滑稽笑]不过好吃啊[爱心]
  • 2024-05-22 22:55

    我收藏了一套小磨,从来没用过。但是一个60公分直径的青石磨盘,很好。经常用。喝茶,写东西,发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5-24 23:14

    快递小哥最怕这种物件了[得瑟]

  • 2024-05-27 17:52

    还有一种,石碾,见过没

  • 2024-05-30 17:09

    半年闲,占地方。

  • 2024-05-26 02:22

    看图片不是真石就是人工合成石,不值钱

  • 2024-06-11 12:30

    是不是买给小朋友做玩具,幼儿园天天下单

  • 2024-05-21 08:19

    说其实石磨也是时髦物,不是只能让人们感慨的老物件了。

  • 2024-05-21 09:03

    这玩意儿运费咋算啊?

    幽冥 回复:
    走物流呗,成本100,邮费100 ,500包邮行不行
  • 2024-05-21 16:29

    当地一定有很多家石磨加工厂

    无限 回复:
    石家庄应该是全国石头工艺品的基地[笑着哭]山东各地也有很多小型的石材加工厂市场全国各地都有把[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