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秦忠中原突围后失踪,妻子苦心寻找两年,至49年才一家团圆

漫步史书 2024-05-17 09:32:37

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后方医院里,时任医院指导员的谢建华与失散了两年多的丈夫秦忠重逢。

夫妻两人久别重逢,令所有在医院见证这一切的人感动不已。

1946年6月中原突围后,秦忠是与妻子失去联系,当时谢建华尚怀有身孕,两年后再见,妻子模样憔悴不少,儿子也已经两岁多。

秦忠不知道的是,他的部队在大别山地区被敌人打散,他本人也失踪后,谢建华在两年时间里始终坚持寻找他,这其中的心酸滋味,也只有谢建华才清楚。

之所以称秦忠是老红军,主要是因为他参加革命比较早。

秦忠是湖北红安人,虽然他出生于一个穷苦家庭,但秦姓是当地的大姓,当时秦忠同族中有不少兄弟后来都参加了革命。

比如开国中将秦基伟,有意思的是,秦忠年纪比秦基伟要小,但辈分却要长两辈儿,两人虽然差着辈儿,但是关系一直不错。

抗战时期,秦忠调太行军区一分区干部队政委,时任一分区司令员就是秦基伟。秦基伟后来在欢迎会上直接介绍“这是我爷”。

不过,据说秦基伟后来和秦忠商量:“以后不在人前喊你爷,行不?”

秦忠很爽快的答应:“没问题。”

秦忠从参加革命后,在战场上勇猛果断,身先士卒,也深受上级信任和重用,他在红31军93师任交通队队长时,军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就很欣赏秦忠。

一次战斗中,秦忠被迎面而来一颗子弹打中胸口,幸运的是,当时秦忠胸口揣着块银元,银元挡住了子弹,减缓了冲击力,后来在医院动手术,医生惊奇发现,子弹就卡在他两根肋骨之间。

不过,因为没有麻药,医生只好让秦忠咬着条毛巾动手术,为了取出这颗子弹,秦忠把这条毛巾咬了个稀巴烂。

1937年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秦忠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某部排长,因作战勇敢,不断得到晋升,后来还担任营长。

师长刘伯承很看重秦忠的管理能力,任命秦忠为师干部轮训队三队队长。

也源于此,秦忠结识了第一个恋爱对象。当时因为工作的关系,秦忠总是往师部跑,久而久之就与一个姓王的会计熟悉起来,两人谈起了恋爱,然而那时正值战争年代,部队结婚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秦忠不符合标准,为了不耽误女方,他只好选择分手。

1944年,秦忠从太行军区调回延安,在延安又结识了第二任女友在延安师范学校学习的王慧,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颇有好感,秦忠还去见了王慧的父亲,甚至已经计划好了要结婚。

不过,当时中央正组织八路军南下支队去南方开辟根据地,秦忠被选入南下支队工作,考虑到千里远征,前途未果,秦忠不愿意耽误女友,于是痛苦的选择了分手。

1944年,王震率领南下支队出发,历时一年多,长途行军二万七千里,与敌作战300余次,虽然未能实现在南方开辟根据地的目的,但也极大的震慑了敌人。

王震率领这支部队返程时,与在鄂中的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师。

也源于此,秦忠后来还出任过新四军第五师鄂南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湘鄂赣军区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成立后,又担任了军区干部教导团政委。

当时秦忠也有二十七八岁年纪,战友们都很关心他的终身大事,在副政委白相国撮合下,秦忠结识了当时在干部教导团的学员谢建华。

谢建华是河南信阳人,比秦忠小八岁,早年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十一岁就担任地下党交通员。

秦忠为人朴实本分,没有太多的花架子,待人很真诚,谢建华也被感动,两人很快就成婚。据参加过两人婚礼的人回忆,当时根据地条件很艰苦,两人的婚礼很简陋,小谢甚至没有一身新衣服,只穿着一身破旧的军装,一罐地瓜烧、一盘花生米就是两人婚宴的菜肴。

不过很遗憾的是,秦忠、谢建华新婚后不久,中原军区就决定要突围了。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三十万大军包围了中原根据地,根据中央“生存第一,突围第一”的指示,除一纵一旅与鄂东军区独二旅佯装主力吸引敌人,军区主力分为两路纵队突围。

为了充实作战部队,秦忠所在的干部团解散,人员下到各个部队中,当时谢建华已经身怀六甲,不便随军行动,被安排化装出逃。

秦忠作为待分配的干部,被安排至一纵三旅九团随军行动。

突围过程中,秦忠偶遇老首长一纵司令员王树声和副司令员刘昌毅,得知秦忠尚未被分配职务后,立即下令:

“秦忠为九团副政委。”

中原军区突围战打的很惨烈,虽然一纵一旅以及鄂东军区独二旅已经吸引了敌人目光,但三天后,敌人回过味儿来,大军立马就包围上来。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秦忠仍然对当年突围时的经历影响深刻。

当时,九团作为三旅主力,天天不是再在敌人作战,就是在跟敌人作战的路上,牺牲很大,也因为环境艰难,时任九团团长的郑焰辉意志薄弱,竟然带着小老婆逃走了,后来更是叛变投敌。

1946年8月12日,上级下令,原九团政委周凯任团长,秦忠改任九团政委。8月27日,一纵抵达鄂西北后,与先期撤退到这里的江汉军区部队汇合。

根据中央指示,成立鄂西北军区,秦忠调任鄂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事实上,尽管中原突围至此已经胜利完成,但处境仍然很危险,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伤亡,而敌人咬的又很紧,所以鄂西北军区自成立以后,就几乎没有怎么打过一次大规模的胜仗。

秦忠后来分析,主要是我军在汇合后,没有集中使用兵力导致。

资料记载,秦忠当年就分兵一事还与上级起了冲突,但被刘昌毅拉开。

也因为分散了兵力,鄂西北军区各个队伍只能单独分散活动,逐渐被敌人各个击破,秦忠后来也在作战中负重伤,警卫员拼死把他背出重围,也因为受伤太重,不能随大部队行动,上级无奈决定,把他安排到老百姓家里隐蔽起来。

秦忠时隔多年后回忆:

“一听这话,我痛苦万分,伤心地对杨秀坤说:“司令员,我伤得这样,是个累赘,不能因为我影响部队,牺牲更多的人。”

事实上,当时秦忠已经萌生死志,拿起手枪就要朝脑袋上打,辛亏警卫员看到,劈手从他那儿夺走了枪,才救了秦忠一命。

秦忠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留在老乡家里养伤。

伤好的差不多后,秦忠打算去找部队,但他原来所在的部队基本上都被打散,找不到踪迹,他又计划渡过黄河,到华北去找部队,但路途遥远,敌人封锁,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

思来想去,秦忠决定先去妻子的老家河南信阳柳林。

万幸的是,谢建华的父母虽然还没见过这个女婿,但却收留了秦忠,并为他养伤,考虑到敌人搜捕的严密,秦忠被迫改名为“陈定国”,以躲壮丁投奔远房亲戚谢家的理由,留在谢家养伤治病。

一直到1949年2月,国民党当局败退,封锁的不是那么严密以后,秦忠才找到了信阳县委,县委的干部把他送到驻马店,找到了信阳军分区,军分区的干部又把他送到开封。至此,秦忠才算是彻底完成了回家之旅。

老首长李先念当时也在开封,见到秦忠那一刻也吃了一惊:

“秦忠,是你呀?!都说你牺牲了,在晋城,追悼会都开过了。你还活着?你到底是人还是鬼呀?”

不过,秦忠并不知道,在他失踪以后,他的妻子谢建华接到的是他“牺牲”的消息。

1947年7月5日,中原军区突围的部队在晋城召开追悼会,秦忠的名字赫然在列,为了不让谢建华难过,上级特意通知他留守机关。

谢建华当时就隐约感觉到了不对劲儿,于是带着孩子到了会场,结果看见丈夫秦忠的灵位,差点站立不住晕倒,她几乎是以很大的毅力,才从这个噩耗中走出来,之后孩子出生,她边投入工作,一边抚养孩子长大。

同年七月,我军转入战略反攻,李先念率领十二纵从晋城南下,当时谢建华也作为野战军后勤部民运干事随同大军南下。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时还闹了一个乌龙。

谢建华随大军抵达合肥后,接到了中原局的电报,要他火速回开封,通知她丈夫秦忠可能没牺牲,要他去辨认。

抵达开封后,上级领导告诉谢建华:

“秦忠在汉江军区任旅参谋长。”

谢建华一开始万分欣喜,后来又感觉很奇怪,她觉得丈夫既然没牺牲,为何想办法通知自己呢?

等到汉江军区回电后,谢建华才发现是个误会,原来此“秦忠”非彼“秦忠”。

原来,时任汉江军区旅参谋长的那位叫秦辉燕(1955年授大校军衔),巧合的是,秦辉燕也是黄安人,和秦忠、秦基伟是同族,他甚至也在新四军五师工作过,并参加过中原突围,后来开辟汉江军区后,秦辉燕出任了独立第二旅参谋长。

也是因为工作经历太相似,所以造成了这个误会。

秦辉燕当时已经改名为“秦振”,而且据他回电称,他比秦忠还晚一辈儿,按照关系,他应该称秦忠为“叔”。

谢建华得知这一情况后,本来打算再回老部队,但当时全军已经接受改编,老部队也不知所踪,好在中原局的领导干部知道她的情况,安排他在二野后勤部的后方医院任指导员。

不过,谢建华也确实没想到,秦忠会仅凭借着一点消息,就到了她河南信阳的老家,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误会。

奈何当时正值战争年代,消息不通,一个一个的巧合造成了这个误会。

时间已经来到1949年4月。

小两口的久别重逢自然是欣喜万分。

不过,当时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大军正在筹划渡江,秦忠一刻也坐不住,就要到一线部队去。

1949年5月12日,中央决定以中原局为基础成立华中局(12月改称中南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与四野领导机关合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1950年1月改称四野兼中南军区)。

当时,秦忠与李先念等新四军第五师的首长们一起在走廊里闲谈,迎面就碰上了四野首长们走出来,李先念兴冲冲的推荐了秦忠,引起四野首长极大的关注。

凑巧当时四野大军南下,正缺干部,于是大笔一挥,秦忠调四野。

出乎意料的是,秦忠向老首长李先念请辞南下之际,李先念却不干了。

李先念当时已经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正是缺干部的时候,立马出动关系截胡,还对秦忠说:

“秦忠,你小子也不告诉我一声,怎么说走就走啊!现在胜利了,全国都解放了,我们一起在湖北多好。你跛着个裸腿,去么事广州呀?!”

李先念效率很高,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四野政治部,就这么的,秦忠被确定调地方工作。

也因为这个缘故,秦忠后来与军衔失之交臂。

建国后,秦忠陆续出任过沙市纱厂经理兼党委书记,湖北省工业厅副厅长,湖北省公路局党委书记,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兼党委副书记,湖北省交邮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湖北省工交办副主任等职务。

晚年时秦忠回忆起自己调地方工作的经历时还深有感触的说:

“作为军人,我一向服从命令,没想到,一个电话就这样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命运。虽然我一直穿着军装,但从实际意义来说,留在了湖北,我将不再是个军人了。”

3 阅读:1896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