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听|上访村民疑似“被精神病”,化解矛盾需要更多耐心

猛犸视频 2024-05-23 11:56:02

评论员 邱延波

被关病院何标准,一纸诊断定乾坤?

湖北恩施,自学法律的农民李和永,因不满土地纠纷的判决而准备上访,却在准备上访的前一日被送入精神病院,他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也被送进精神病院。这件事将“被精神病”这一现象再次展现出来,引起大家热议。

(华龙总医院:图源澎湃新闻)

“被精神病”,是指不该收治的个人被送进精神病院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只对支付医疗费的人负责,住院期间没有启动任何纠错机制,受害者投诉、申诉、起诉皆无门。想想看,如果是一个正常的人,被人送进精神病院关起来。而在精神病院里,个人又无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正常人就这样失去自由,与一群精神不正常的人关在一起,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折磨,这是多么令人恐惧。

精神卫生领域最令人痛心的两大现象:一是该收治者不收治,二是不该收治者却被收治。相比之下,“不该收治被收治”比“该收治不收治”的问题更严重,该收治不收治只是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没得到保障,而不该收治被收治则让该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都受到了威胁。

(诊断证明:图源澎湃新闻)

每一个公民的合理诉求都应该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没有让我签字,也没有跟我说过诊断结果,什么都没有。”李和永的陈述,是对精神卫生法规定的住院治疗自愿原则的控诉。精神病诊断和治疗应当严格按照医学标准和法律程序进行。如果一个正常人可以被轻易送进精神病院,那么每一个人都有可以“被精神病”,人人将陷于恐惧之中,而免于恐惧是一个健康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权利之一。

(杨和永家:图源澎湃新闻)

如果该“上访村民”真的是“被精神病”,并被强制治疗。那么这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侵害,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精神病诊断和治疗的监管,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确保相关权力不被滥用。“被精神病”不仅违背了医学伦理,更是对法治社会的讽刺。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基于科学和法律,而非权力的任性。

(杨家山村委会:图源澎湃新闻)

村民上访是因为有矛盾,化解社会矛盾,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无论在哪里,精神病院都不可偏离治病救人的本职,信访之路都应该成为维权的坦途。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对李和永们的承诺,也是公众对社会的期许。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