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东县级市竟垄断全球70%的假睫毛产业,年产值近百亿,被誉为“中国睫毛第一县”

态度岛 2023-08-25 09:16:45

导语:“好睫毛,平度造。”

作者|ShinyAMin

编辑|一帆

切毛、定型、刷胶、包装……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的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赶制假睫毛。

假睫毛是风靡世界的美妆用品,每年消耗近两亿副。然而,全球70%的假睫毛都产自山东的县级市——平度,相关年产值已近百亿。而且不光在国内,他们制作的假睫毛还销往全世界。

(图片来源:百度)

在平度市市中心,带有“睫毛”字样的门店随处可见。一排排假睫毛挂在店门口的玻璃上,琳琅满目,款式各异,供进店的客人挑选。

假睫毛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和古罗马文献就可以找到假睫毛的记载。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到了近代,最早用于美妆的假睫毛是一位名为大卫·格里菲斯的美国导演在1916年发明的,目的是令他执导的电影《党同伐异》中的女主角仙娜·欧文,可以通过眼睛传达角色的迷人之处。

而青岛平度的“假睫毛传奇”,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说起。

一、最初的创业者

70年代左右,国内引进了不少生产假睫毛的韩资企业,他们看准了青岛,纷纷在此建厂做生意,假睫毛的生产技术也因此从韩国流入青岛。

而平度市睫毛贸易的开创者,竟然只是一位普通农民——高善敏。

(图片来源:百度)

那时,平度市做假睫毛生意的,还不到10家,高善敏原本在玩具厂给娃娃贴睫毛,但当时竟有老外给出4倍的价格买美妆睫毛,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而且当时的人造纤维又假又硬,完全不达标,高善敏就回村里把动物的毛拔了个遍,猫、狗、驴都试过了,最后决定使用水貂毛。

高善敏从亲戚那里掌握了假睫毛生产技术,率先在当地开办了自己的加工作坊,还聘请了原先在家种土豆的妇女们加工制作。

为了了解、扩大市场,高善敏开始租碟片,也跑遍了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

(图片来源:百度)

他了解到,在国内,东北女孩喜欢浓密的假睫毛,南方女孩偏爱单薄自然的款式;在国外,日韩女孩喜欢自然的款式,欧美女孩喜欢夸张的款式......

针对不同的需求,高善敏开发了不同的假睫毛类型,把马毛、人毛、貂毛都用上,推出了100多种假睫毛,其中甚至还有不用胶水的磁吸睫毛、夜店专用的LED发光睫毛等。

这些新潮漂亮的产品很快被爱美的大城市女性抢购一空。九十年代末,高善敏和亲戚们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二三十万。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

高善敏的发家,也引发了全村轰动,当地村民纷纷效仿高善敏的赚钱模式,生产假睫毛的企业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再加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专业模具的出现让睫毛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如今,青岛市平度生产假睫毛的企业已多达两三千家,年产值已经可以达到百亿,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二、“翘”动世界

其实,假睫毛这种产业能在平度市发展壮大不是没有原因。

首先,假睫毛是一种小型产品,以手工制作,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适合村县小规模、分散生产的模式,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平度市历来有生产手工制品的传统,其中的新河镇更是江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素有“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的美誉。所以,平度具有以小规模、分散的模式制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能和经验。

(图片来源:百度)

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假睫毛的生产就在平度落地生根,平度也被称为“中国睫毛第一县”。

近几年,平度市的各大假睫毛企业也逐渐开始考虑长远发展,在对内扩大规模、扩大代工的同时,对外也在积极寻找新销路,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研发新材料、设计新款式。如今的睫毛已经从最开始的两三种发展到“麦穗”、“太阳花”、“仙子毛”等各有特色的款式,又因材质、款式、长短、卷曲度、颜色的不同,形成适合婚礼、晚宴、聚会等各场景的上千个品种。

(图片来源:百度)

部分敢于吃螃蟹的企业也早早地试水电商与跨境电商,把优秀的产品送往全球各地,月销量上万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在国内外各大社交媒体与视频网站上的“假睫毛”等话题的热度从未消散,随处可见。

今年5月12日,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全球40个国家及地区、3200多家美妆企业、一万多家美妆品牌纷纷来访,共享全球创新资源,点燃美妆经济新增长。

在此期间,平度市组织了200多家美妆睫毛企业惊艳亮相,并成功举办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平度新闻发布会,把“好睫毛,平度造”的城市名片发扬光大。

中国产业带正迎来自身增长势能转换的关键节点,拥抱新环境、新业态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在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度“假睫毛帝国”能够在及时顺应变化的同时,更为充分地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打出只属于自己的名号。

0 阅读:3

态度岛

简介:传播山东声音,讲好山东故事,做有态度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