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一、二把手产生芥蒂,第三政委上任,很难说服他们放弃前嫌?

从阳化石 2025-03-04 05:27:36

1961年初,钟汉华到武汉军区担任第三政委,前两位政委分别是王任重、谭甫仁。

第一政委王任重担任湖北省第一书记,工作重心在地方,军区日常工作由第二政委谭甫仁与司令员负责。

上任前,上级领导曾经交代他两件事,第一领导班子团结问题;第二部队吃饱饭的问题。

第二件事很容易理解,因为从1959年到1961年是困难时期,无论是地方,还是部队粮食都很紧张。要提高生产,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第一件是团结的问题,似乎有些突出。

说起领导班子团结问题,战争年代存在,和平年代也存在,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只要有领导班子,就会有这个问题,但武汉军区领导班子的问题,已经引起上级重视,调他去担任第三政委也是有目的。

主要问题是在于军区司令陈再道与第二政委谭甫仁存在芥蒂。

第一政委王任重与陈再道都是老熟人,战争年代陈再道是王任重的上级,俩人一个在地方一个在部队,并没有工作方面的矛盾。

第二政委谭甫仁,在1955年担任军区副政委,后提拔为军区第二政委,负责军区日常工作。

军政一把手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呢?在1958年批教条主义时,陈司令过去在刘帅麾下长期工作,这就成为批判的出发点和根据。军区政委主持这一由上边布置下来的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军政主官之间有没有留下芥蒂呢?

钟汉华调去当第三政委,他与陈再道很熟悉,过去也是上下级。陈再道担任2纵司令时,钟汉华担任副政委等职。上级希望他来解决或缓和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作为第三把手,很难说服一、二把手放弃前嫌。做过很大努力,没什么改变。

1963年,或许团结问题,也或许其他原因,将谭甫仁调离到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钟汉华替补担任第二政委。陈再道与钟汉华俩人搭档起来很融洽,因为过去是上下级关系,钟汉华对陈再道很尊重。

1967年后,俩人的处境很艰难,钟汉华有心脏病,很惦记他的安危,离开武汉军区领导岗位到北京;1969年,一起南下福州军区下辖农场劳动,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很惦记对方。当几年后,再次相聚一起喜极而泣。

谭甫仁调任军事法院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去工程兵担任政委,与陈士榘搭档。俩人更是旧相识,在土地革命初期就认识。他们在一起搭档也很融洽,陈士榘与几任政委搭档关系都很紧张,与他很融洽。当谭甫仁调去昆明军区时,俩人都依依不舍。

军政主官在一起工作,很容易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出发。工作上需要双方配合,一方不配合就出现矛盾分歧等。这就需要沟通,但事实军政分歧很难通过沟通解决,调离一方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1 阅读: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