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的“中国空调之王”:一年卖出2.2万台,收入只有格力1/4000

新潮超超 2024-05-23 08:27:08

在品牌方营销推广节奏提前和夏季高温天气及冬季气候多变等因素加持下,空调成为2023年家电市场最热门的品类,销量增长大于其他品类。根据奥维云网零售推总数据显示,去年空调市场实现零售额2117亿元,零售量608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7.5%和6.5%,结束了此前连续多年的下滑。

头部企业纷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美的集团暖通空调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7%,营收占比43.31%,毛利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至25.57%;格力电器空调业务收入1512.17亿元,同比增长12.13%,营收占比提升至74.14%;海尔智家空调收入456.60亿元,同比增长13.98%;海信家电暖通空调营收386.52亿元,同比增长12.04%;长虹美菱空调业务实现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8.24%。

遗憾的是,春兰股份并没有吃到这波红利。昔日“空调之王”去年共生产空调3.1万台,同比下降43.64%;销售2.2万台,同比下降31.25%;库存量达到3.4万台,同比增长36%。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38.6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0.54%。其中,空调业务营收0.38亿元,同比下降34.84%,相当于格力的1/4000;毛利率5.93%,同比减少3.15个百分点。

春兰的前身江苏泰州市无线电元件九厂(后更名为泰州冷气设备厂),早在1974年便应客户订货要求研制出第一台窗式空调CKF-3A,商标为“雪松”。可惜由于经营不善,80年代中期,工厂陷入亏损状态、濒临破产,总产值仅有2000多万元,在全国21家制冷器企业里排名倒数第三。

关键时刻,32岁的陶建幸选择接下这副烂摊子。从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曾在泰州冷气设备厂当了几年技术员,后在泰州市机械冶金工业公司,一路做到技术科副科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陶建幸一上任就果断砍掉30多种产品,将空调作为主营品类。与此同时,在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后,他决定避开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每小时3000到7000大卡的空调),集中力量开发需求还未被满足的蓝海市场(7000大卡以上的柜式空调和3000大卡以下的家用空调)。

“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战略十分成功,80年代末其空调销量突破10万台。同年工厂改名为春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春兰空调,高层次的追求”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

进入90年代,春兰一方面建设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另一方面逐步展开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到了1994年,销售额达到53亿元,净利润超过6亿元;空调销量突破100万台,占据国内市场30%的份额,7000大卡以上机型的市占率更是高达80%。论企业规模,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七的空调制造商。也就在这一年年底,正式登陆资本市场,陶建幸也成为响当当的“空调之父”。

如日中天的春兰,还被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联合授予“中国空调之王”称号,研发出国内首台一拖多变频空调、全球首台静音空调。1996年,公司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107亿元),净资产接近40亿元。而彼时的格力还只是小弟,前董事长朱江洪曾表示:“作为春兰的粉丝,格力一直在模仿春兰。”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陶建幸,开启了多元化战略,要将春兰打造成为“中国的通用电气”。与韩国LG合资生产冰箱,加入洗衣机、电视生产行列,这些还算是主业的延伸,至于其他项目就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结果落得一地鸡毛。

比如在上市的第一年,春兰便闯入摩托车领域,投资十多亿元兴建了年产能100万台的生产线,推出“春兰虎”“春兰豹”两款车型,年销量一度达到10万台,但随着大中城市“禁摩”,销量萎缩不得不停产。

又比如斥资7.2亿收购东风南京汽车,组建春兰汽车。由于迟迟未能拿到轿车的“准生证”,只好继续生产卡车,通过切入中卡和重卡之间的5-15吨级别市场空白,一路做到全国前三。但由于没有自主科技,严重依赖采购,在竞争挤压下很快陷入亏损。

此外,公司还涉足新能源(研发出国内第一块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电脑制造、芯片、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结果,0.8微米集成电路项目因不能收购电子部“908工程”而受挫;投资6亿美元的液晶显示器项目因技术变迁而主动放弃。

更糟糕的是主业被拖累,1990到1997年春兰空调连续八年全国产销量第一,累计销量超1000万台,市场份额一度高达40%。1998年,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带领下跃居第一,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品牌也迅速崛起,不断抢占春兰的市场份额。05年的时候公司出现的2595万元的亏损,打破了上市后连续11年盈利的记录(1995-2001年连续七年净利润超2亿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春兰是被自己打败的。当年陶建幸着急转型,是觉得空调是夕阳产业。可事实上,此后二十多年行业整体呈向上趋势,去年全国累计生产空调2.45亿台,同比增长13.5%,相较于1997年(971万台)增长了20余倍。

写在最后

09年的时候,春兰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可如今“救命稻草”也陷入低迷状态,去年该业务收入0.90亿元,同比下降46.87%。在两大业务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依靠泰州电厂、龙源泰州公司的投资收益(获得0.97亿元分红,占当期净利润的65.54%)实现盈利,但这显然不可持续,再次处在战略转型路口的春兰将何去何从?

6 阅读:4753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3:05

    九十年代无锡有个迎燕空调,谁还记得[呲牙笑]?

  • 2024-05-26 18:39

    98年抗洪救灾慈善晚会上,春兰集团捐献1500万真的是震撼人心。

  • lssd 2
    2024-05-23 20:28

    春兰空调质量很好,90年代买了一台窗机,用了十几年都没坏

  • 2024-05-24 15:23

    有人用过科龙空调没?

    用户10xxx16 回复:
    科龙空调科龙冰箱以前很牛的!质量好,耐用,现在被海信收购了!
    丝袜之路 回复:
    很少看到这个品牌了[呲牙笑]

新潮超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