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出口的风向标都变了,中国汽车都开始“卷”出国门了,北京现代当年喊出的“在中国,为全球”的口号还响亮着呢,咋就突然不参加2025上海车展了?
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
话说,这几年韩系车在国内的日子,你品,你细品,那叫一个“难”字当头。
合资品牌整体都在往下走,韩系车更是惨,市场份额直接跌到1.6%,北京现代的销量也跟着跳水,2024年直接跌了33%。
不光是韩系车,你看东风雪铁龙、标致、雪佛兰,甚至斯巴鲁,也都默默地退出了这次上海车展的舞台。
你说这车展是香饽饽不?
那是真香,但架不住参展费贵啊,动不动就几千万砸进去,这钱要是打水漂了,那得多心疼?
说白了,车企现在都精明了,面子工程固然重要,但里子更关键。
销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简直就是神仙打架,新品牌跟下饺子似的,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卷价格,卷技术,卷服务,卷得你眼花缭乱。
长城汽车的魏牌都直接宣布退出燃油车市场了,All in新能源,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
传统燃油车品牌,要是不赶紧转型,恐怕连汤都喝不着。
现代汽车集团也开始调整全球战略了,以前是追求销量,现在是追求利润。
这战略一调整,投入方向肯定得变。
与其把钱砸在车展上,不如集中资源搞研发,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动车,这才是硬道理。
北京现代这边呢,董事长吴周涛也说了,要搞“技术现代”,说白了就是要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升品牌形象。
那钱用到哪儿了?
当然是用到刀刃上,搞研发,搞创新,把每一分钱都花在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地方。
这不,OE电车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全新平台架构和首款电动车型的信息,那都是高度机密,暂时不能对外透露。
起亚也没闲着,悄悄地调整了市场营销策略,以前那种大手大脚砸广告的模式,现在不行了,得搞数字化营销,得注重用户体验。
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上下功夫,搞线上活动,精准营销,争取触达更多的潜在用户。
北京现代也准备搞个大动作,要在上海举办品牌战略沟通会,还要全球首秀一款纯电平台SUV。
到时候,不参加上海车展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都会一一揭晓。
这年头,光靠车展已经不够了,车企还得学会“错峰出行”。
与其在车展上跟别人挤破头,不如自己搞个发布会,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展示产品和技术,还能获得更多的关注。
小鹏、广汽本田、极氪、智己,包括华为,都选择了这种方式。
韩系车这次不参加上海车展,与其说是“掉队”,不如说是“变道超车”。
以前那种靠品牌光环和价格优势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得靠真本事,靠技术,靠产品,靠服务。
与其把钱花在车展上博眼球,不如把钱花在研发上,提升产品竞争力。
与其跟别人在车展上争流量,不如自己搞活动,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时代变了,玩法也变了。
韩系车这次的选择,是务实,是理性,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至于结果如何?
时间会给出答案。
未来的路怎么走,还得看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