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尿酸结晶,成痛风石怎么治?痛风专家张卓解答!

风湿免疫医生张卓 2024-05-18 17:02:12

痛风,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富贵病”的疾病,如今越来越普遍。关节尿酸结晶,是痛风石形成的根源。今天,让我们通过中医的视角,来解读这一现象。

尿酸的来源与影响

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正常产物,主要来源于体内嘌呤的代谢。在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然而,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时,就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形成尿酸结晶。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内,刺激关节引起炎症反应,长期下去,就可能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的形成过程

痛风石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尿酸血症,这时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值。

第二阶段尿酸结晶形成,结晶可以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等部位。

第三阶段是痛风石的形成,结晶增多和炎症的加剧,关节逐渐受损,形成痛风石。

中医对痛风石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痛风石的形成与人体内部的“湿热”和“痰瘀”有关。中医认为,长期饮食不当、情绪不畅、劳累过度等都可能导致体内湿热内蕴,进而引发痛风。

而痰瘀则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体内湿邪凝聚而成。因此,中医治疗痛风石,主要是通过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方法,来调整身体的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石的目的。

0 阅读:27

风湿免疫医生张卓

简介:云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中医临床诊治、科研工作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