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高中生杀害一对母女,在现场留下6个字:仇我已经报了!

历史人文探秘者 2023-05-23 11:13:53
前言:

青少年犯罪的本质是一时冲动,是面对诱惑时的难以自控,是思想不成熟时的幼稚举动。我们看过不少青少年犯罪案件,其犯罪动机竟只是为了一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不禁让人感到可笑。

话说这上海青浦区还真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凶手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年轻妈妈,以及她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不仅如此,凶手还在现场留下关键线索:仇我已经报了!而如此心狠手辣的手段竟然出自一名17岁的青少年……

一场跨越28年的追凶,案件的真相令人深思,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跟着笔者一起往下看!

惊人的一号命案

张某华与妻子刘某卿生活在上海市青浦区某住宅小区,在那个年代能住在上海都算是小康之家,再加上张某华积极上进,给家里减轻了不少压力。夫妻二人生活十分滋润,也迎来了二人爱情的结晶。

1990年6月14日,这一天是张某华永生难忘的一天。这天,张某华在家附近办事,想着晚上吃饭就干脆不回单位报到了,直接回家还能多陪陪妻子,毕竟最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陪家人了,张某华一边想着一边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受害者的家

张某华回到家后,如往常一样叫着妻子的名字,但奇怪的是妻子并没有回应他。同时,他还在房子里闻到了一股铁锈般的气味,张某华顿感不妙,赶忙向里屋冲去。

来到里屋后,张某华一眼便看见了地上的血迹,而这血迹一直延伸到厕所。张某华心里咯噔一下,慌得不行,他一边祈祷妻子和孩子能够平安无事,一边打开了厕所的门……

眼前的一幕让张某华痛苦不已:只见妻子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张某华来不及悲伤,因为他发现家里找不到孩子的踪迹。难不成凶手杀了妻子后,把孩子给带走了?这样想着,张某华连忙报了警。

上海市青浦区派出所接到电话后,火速前往张某华家,警方对家里进行了全方位的搜查,最终在衣柜里发现了一具女婴尸体。一天之内,妻子女儿接连离他而去,张某华一时无法接受事实,一屁股坐倒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与此同时,警方还在张某华的家里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块写有“仇我已经报了”字样的纸尿布。得知这一消息,张某华十分意外,因为自己和妻子与别人从未结过仇,怎么会有人因为仇杀来杀害自己的家人呢?

警方对这起案件十分重视,他们将这起案件称为“1号命案”,更是成立了专案小组,势必要抓获这个凶手。

凶手竟然是未成年人

经过法医的检验,妻子刘某卿死于刀伤,而孩子死于窒息,凶手的手段极为凶残,可谓是刀刀致命,再加上现场发现写有报仇等词汇的纸尿布,凶手的作案动机以仇杀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警方并未得知张某华曾有过什么仇人,据他的邻居们说张某华一家平常极为低调,从不惹事,这条唯一的线索好像进行得并不顺利。

由于那个年代,摄像头还很少,所以办案民警选择挨家挨户走访,看看能不能找到案发当天的目击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警方漫长的走访,终于有一名街坊称,当天有被一名小青年问过路,而且问的地方正是张某华的住所。

从群众的反映上看,嫌疑人的身高长相以及年龄有了更详细的描述。警方通过摸排,锁定了这名凶手的身份,他正是附近高中的一名学生,名叫王海忠。

一个未成年人与张某华一家有什么深仇大怨?竟然不惜杀害两条鲜活的人命。警方立即询问了张某华,想要看看他认不认识这个人,而听到王海忠的名字,张某华突然一惊,他对激动地对警方说自己与凶手认识。

原来张某华的妹妹和凶手王海忠是同学,并且王海忠还曾被妹妹带回家里做过客。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和自己有仇呢?

张某华十分不解,他只希望凶手早日落网,给逝去的妻儿一个交代。

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其实警方在摸排调查时就曾找到过王海忠,那时候的王海忠手缠绷带,满嘴跑火车,称自己是与别人打架弄伤的手臂,骗过了当时调查的警察。

等王海忠的嫌疑身份彻底确认后,警方再次找上了门,不料此时的王海忠早就已离开了学校。在那时,路上是没有现在这么多监控的,因此想要掌握一个人的行踪可谓是难上加难。

警方得知对方只是个毛头小子,又没有收入可言,不回家能去哪里?所以警方在王海忠的家里布置了眼线,王海忠一旦出现就立刻实施抓捕,不过这一次警方却失算了。

王海忠仿佛消失在了这茫茫人海中一样,他并没有回家,更没有与家人有过一次联系,王海忠的家人还以为他已经死了,不过警方却觉得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警方始终认为王海忠肯定是逃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地方生活,很有可能换了一个身份。不过警方是不会放弃的,追凶之路虽然坎坷,但必须给受害者一个完美的交代。

一个极为相似的男子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这起案件过去了整整28年。就在大家以为这起案件将会不了了之时,警方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线索。

2018年3月,警方在人像对比后,发现了一名与王海忠极为相似的男人,不管是从长相到身材,两人相似度极高,至少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警方盘查后得知了这名男子的身份,他叫徐涛,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现居安徽宁国市。按照年纪来算的话,当年的王海忠也差不多是这个年纪了,于是警方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徐涛的身上。

但当警方开始着手调查徐涛这个人时,却发现他的户籍与王海忠并不匹配,他们不仅怀疑是不是调查错了人。好在其中一名民警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从户籍上看徐涛的年龄与实际年龄并不相符合,因此他的身份很有可能是假的。

这下,警方对徐涛的怀疑加深,于是警方联系到了宁国市的派出所,让宁国市派出所将双方的DNA进行比对。而经过对比,警方发现,原来徐涛和王海忠就是同一个人。

缉拿真凶,作案动机令人费解

警方掌握了线索后雷霆出击,2018年3月20日,警方在安徽宁国市将徐涛成功抓获。在铁证如山的证据下,徐涛只好讲出事情的原由。

其实徐涛,也就是王海忠,与被害人一家根本没有仇,他只是为了混淆警方的视线,故意制造了一起仇杀现场,所以才留下了那么一段话。

至于王海忠真正的杀人动机,听起来实在是令人唏嘘。在90年代,小霸王之类的游戏机十分流行,每个学生或者是少年,都想拥有一台这样的游戏机。

但是,小霸王游戏机并不便宜,王海忠的家庭支付不起那么一笔巨款,再加上王海忠的父母并不同意儿子迷上游戏机,所以王海忠一直很崇拜拥有游戏机的家庭。

张某华的妹妹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带着王海忠回到了哥哥家,巧的是张某华家正好有一台这样的游戏机。当天,王海忠在张某华家里玩游戏机完了个痛快,以至于在离开时,王海忠都心心念念着那台游戏机。最终,在欲望的支配下,王海忠决定偷了那台游戏机,占为己有。

1990年6月14日,也就是案发当天,王海忠翘课,悄悄潜入张某华的家中偷取游戏机。由于张某华的妻子没见过王海忠,因此她便将王海忠当成了小偷,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终王海忠持刀将其杀害,而杀红了眼的他也没有放过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

作案后,王海忠改名为徐涛,辗转在全国各地。在逃亡的过程中,为了谋生他曾游走在犯罪的道路上,后来王海忠决定改过自新,靠着自己的努力,他越过越好,不仅娶妻生子,还成为了百万富翁。然而,他却整夜都睡不着,因为他无法忘记曾有两个人惨死在自己手上。

正义虽迟但到

2019年10月30日,上海法院依法审判此案,46岁的王海忠站在了少年法庭上。年过四旬的他忏悔着自己犯下的过错,祈求能够网开一面。

由于法院是根据凶手作案年龄判决,并非根据实际年龄判决,而当年王海忠杀人时,年仅17岁,还是未成年,因此法院没有判王海忠死刑,最终,王海忠被判处无期徒刑。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它绝对不会不来。

这起由贪念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案,给予了一个家庭最沉重的打击,张某华失去了最主要的家人,受害者无疑是最无辜的人。反观王海忠,为了一时的贪葬送了终生,将在牢狱中度过余生,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13 阅读:1272
评论列表

历史人文探秘者

简介:一起探索了解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