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人生一直在飞驰

神秘阿饭 2024-02-28 15:14:10

今年春节档,我只去看了一部电影,那就是韩寒导演的《飞驰人生2》,这是我第一次在影院看他的电影。

看完十几天后,我才开始写这篇文字,此时,《飞驰人生2》票房已破28亿,稳居春节档票房第二,韩寒这次又赚了。

作为一个90后阅读爱好者,韩寒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他的书,甚至有的还看了两遍,也因此,对于韩寒的风格,我自认为是熟悉的。

细数我看过韩寒的书,分别是《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一座城池》、《光荣日》、《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其中,我最喜欢《一座城池》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认为这是最具他风格且较为成熟的作品。

韩寒出书的那些年代里,PC互联网是主流,网络的全民参与感还不那么强。后来,韩寒经历了与方舟子关于是否抄袭的骂战,然后再没写过书,《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成为他最后一部出版的小说。

在那个时代里,韩寒一直被视为80后的叛逆代表,领军人物,他的人生相当传奇,经历了高中退学、成为作家、成为赛车手并夺冠,他曾经是无数年轻人的偶像。

再后来,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开始玩互联网,被网友称为“国名岳父”。此时他不过三十来岁,但他的人生几乎已经是大满贯。

我相信韩寒的书都是他自己写的,因为后来,他虽然没再写书,却成为了电影导演,2014年,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上映。

在《后会无期》中,很明显充斥着韩寒小说中的那种幽默和情绪,有一些荒诞,又不乏理想。他的个人风格很强,一个作者的作品通常具有同一种气质,他的小说气质和电影气质严丝合缝。

此后,韩寒稳定当导演,迄今已有5部电影。除了《乘风破浪》,其他大多都跟交通工具关联极大。《后会无期》是公路片,一群人开车上路。《飞驰人生》系列的主题是赛车,而《四海》则离不开摩托车。

韩寒喜欢车,他一直都讲,他是如何背着卖图书版税赚来的一书包钱去北京玩赛车,赛车是特别烧钱的项目,每当他没钱了,就再写一本书,然后拿着稿费继续。

我忘记他在哪本书中说的,但他的确说过:写了一本书,赚了一百万,然后拿去赛车。

我当时心想,写作这么赚钱吗?80后畅销作家中还有一位叫郭敬明,同样赚了很多钱,同样跻身娱乐圈。不管他们写作的质量如何,他们的文字风格确实影响了当时很多学生。

我那时候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所以会喜欢去新华书店看书,那时候小说还很好卖,新华书店里有专门的韩寒郭敬明分区,我取上一本,然后在楼梯上坐几个小时。

现在我猛然发现,韩寒这人眼光确实毒辣,书好卖的时候他写书,后来实体书从智能手机普及后就再也不好卖了,于是他就开始拍电影。

拍一部电影,赚的钱是写一本书挣稿费或版税的好几倍、乃至好几十倍。如今多数人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一张电影票,却极少有人再愿意花同样的钱买一本小说。

韩寒的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5部电影都取得亮眼的票房,除了《四海》口碑稍差,其他都堪称优秀。

韩寒的风格能吸引人,也在于韩寒有一股接地气的文艺劲儿,他的小说和电影,主人公设定通常都是小镇青年,故事发生在小镇而非大城市,没有豪华奢靡,只有荒诞幽默的接地气。

那天,看完韩寒的《飞驰人生2》,如果我自己评价,我会给这部电影打7分。它确实很搞笑,也确实很燃,但依然是畅销属性大于艺术水平。

但,如今的电影环境下,能做到用朴素正直的价值观去博得畅销,已经很难了。相比其他人,我还是更喜欢韩寒这种。

实际上,韩寒的人生,就是一直在飞驰,天知道他将来又会做到什么事情,什么成就。不过,他的成名起点始终还是写书,如果有一天,他能再写一本书,那就太有趣了。

0 阅读:21

神秘阿饭

简介:为了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