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第一大城市”,你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城市是哪个?是繁华无比的上海,还是地盘超大的重庆?这两座城市,一个是经济龙头,一个是西部重镇,总被拿来比来比去。可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说的“第一大”,到底指的是啥?今天,我就带你掰扯掰扯这两座城市的“大小之争”,看看谁更有资格站上这个“C位”。
先说重庆,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太大了!行政区域面积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3个上海叠一块儿。
2023年的数据显示,重庆常住人口超过3100万,这数字一摆出来,是不是有点震撼?就连我研究历史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这么大的地盘,放古代都能算个小王国了。
不过,重庆的“大”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区划“拼”出来的。1997年它成为直辖市,把原四川省东部的40个区县都划了进来,农村、山地占了大头。真正的主城区,也就是那9个中心城区,面积也就5500平方公里,人口差不多1000万。
换句话说,重庆的“大”,有点像个“超级大杂烩”,城里城外啥都有。
再看看上海,面积没重庆那么夸张,只有6340平方公里,但它的实力可一点不含糊。2023年,上海的GDP高达5.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9万元,经济总量比重庆多了一倍还多。
放眼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稳坐第四,只排在纽约、伦敦、香港后面,重庆在这榜单上还得往后靠靠。
上海的厉害之处,不光是钱多。它还是中国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国际范儿十足。走在陆家嘴,随手一拍就是高楼大厦的“天际线”,这气场可不是随便哪个城市能比的。说白了,上海就像个“精致玩家”,地盘不大,但每一寸都玩出了花儿。
为啥上海和重庆差别这么大?这得从历史说起。上海的崛起,始于1843年开埠通商。一个小渔村,愣是靠着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变成了远东最牛的大都市。改革开放后,浦东开发又给它插上了翅膀,直接飞成了中国经济的“门面担当”。
重庆的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1997年直辖之前,它只是四川的一部分。升级后,带着一大片农村和山区“打包”成了直辖市。我常跟朋友聊,重庆的“大”,其实是行政调整的“副产品”。这就好比一个人从村里搬到城里,顺手把老家的田地也带上了,地盘大了,但“城市味儿”没那么浓。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到底啥才算“城市”啊?按照联合国人居署的说法,城市是人口密集、以非农产业为主的地方。从这个角度看,重庆的主城区才更像“城市”,而那些偏远的区县,更像是“农村的延伸”。上海就不同了,88%的城市化率,几乎处处都是“城市样儿”。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吧。重庆就像个大院子,院子里有高楼也有菜地;上海则像套精装公寓,空间不大,但全是现代化的配置。你说谁更“城市”?看你咋定义了。
在我看来,“第一大城市”这称号,不能光看地盘和人口,还得看竞争力。上海的辐射力强到能影响全球,重庆则是西部的“发动机”,带动内陆发展。一个是“国际选手”,一个是“区域明星”,各有各的舞台。
其实我研究城市发展时常想,上海和重庆的差别,就像古代的“长安”和“洛阳”。长安靠政治地位全国闻名,洛阳则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放在今天,上海是“经济长安”,重庆是“地盘洛阳”,你说谁更“第一”,还真不好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