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夺太子位,但他为何不一鼓作气逼宫除掉李渊

观图文读历史 2024-05-21 05:51:50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身为皇室的皇子们几乎都躲不掉夺嫡之战,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想跟亲兄弟们斗个你死我活,而是无论参不参加斗争最后都有可能丧命。

李世民受到外界形势的逼迫,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来铲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因为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其自身实力较强,对于太子李建成来说,李世民极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

奈何李建成与李元吉实力不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杀,此时的李世民可以顺势将自己的老爹李渊拿下,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这是为何?

01

无路可逃的李渊

李建成和李元吉为铲除李世民的计划商量了好些时日,尤其是李建成,他认为现在没有兵权的李世民根本不敢对他动手,因此他对于张婕妤的劝告也毫不在意。

一天,李建成与李元吉一起外出密谋,不料到了临湖殿突然察觉异常,两人正想离开时却碰上了李世民。

慌乱之下李元吉拿起弓箭朝着李世民就是一通乱射,发出三箭都没有击中李世民,李世民借此反击,一发击杀李建成。

李元吉被射伤后不慎从马上跌落,而此时李世民因马匹受惊也摔倒在地,两人随即扭打在一起。

李世民侍卫尉迟敬德见状火速支援,李元吉快速转身逃跑,然而还是被眼疾手快的尉迟敬德的弓箭射中身亡了。

李渊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时他正泛舟于波上,见到浑身是血尉迟敬德,李渊就明白了一切。

李渊和裴寂、陈叔达等人在舟上强装镇定,问外面正在发生何事。

尉迟敬德开口答到,称太子与齐王举兵谋反,现在李世民已经控制住局面,害怕惊扰到陛下,所以才派自己来保护陛下。

皇宫上下全是皇帝的眼线,李渊又怎会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这时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再加上以前自己对李世民并不是特别好,现在李世民杀李渊也只是顺手的事。

此事过去四天后,识时务的李渊很快就交出了李世民心心念念的兵权,还把李世民立为了太子,并且亲自写下诏书,这样李世民就是合情合理合法度的继位者,还落得一个护驾有功的好名声。

李渊提前过上退休生活当了太上皇,但他一直赖在太极宫不走,李世民只得被挤到偏殿。

日积月累下李世民愈发对李渊心生不满,他可不甘心自己作为当朝皇帝只能在偏殿,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太极宫里的下人全部给打发走了。

起初李渊还觉得离谱,因为李世民说天气干旱是因为太极宫的阴气太重,而阴气重是因为太极宫的宫女太多,看着自己身边的人都被李世民打发走,李渊才明白李世民的意图。

往后的日子里李世民时不时的阴阳怪气一下李渊,此时手无寸铁的李渊也没什么好说的,要怪也只能怪之前自己不重视李世民,现在李世民自己证明了他比李渊其他几位皇子都厉害,所以当众打李渊的脸李渊也得认了。

02

成为合法的太子

李渊死后,李世民遵循李渊的遗愿,安排李渊的后事办理一切从简,就是用土给搭建了一座陵墓,李渊也算是善终了。

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顺势将李渊斩杀,那么他首先失去的就是名声,古人最喜流芳千古、最忌遗臭万年。

隋炀帝杨广就是个鲜明的例子,虽然杨广弑父并没有关键性证据,但是前朝文人墨客还是给他扣上了一个暴君的帽子,再加上隋炀帝的行为作风,即使是他建造了大运河,可还是被后朝子民们谩骂。

而且通过不正当手段夺来的皇位也是坐不久的,除了百姓们对他恶语相向,同时无法使朝中的大臣们归心,除非效仿女帝武则天,把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全部杀光。

无法聚拢人心的皇帝终将会被其他势力而击溃,如果再加上朝内军队谋反,改朝换代也是迟早的事。

为了避免这类的情况发生,李渊就是最好的破解办法,让皇帝亲口说出是太子与齐王先手谋反,李世民及时平定叛乱,李渊这么一说,底下的大臣们不信也得信,虽然都是心知肚明,但还是要明哲保身。

03

战神李世民

早年间李渊为了培养李建成,让李建成常年跟各位大臣们打交道,而把李世民一直带在身边四处征战。

再怎么说李渊也是李世民的父亲,孝字当头且血浓于水,要说父子一块出生入死这么些年,都没一点感情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李建成、李元吉一死,李世民就是新太子的不二之选,但是李世民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掉亲兄弟,能让众大臣百姓们都闭嘴的人也只有李渊。

李世民之所以有勇气带着自己的手下们造反,是因为他在军队中的威信极高,秦王手下们都觉得他们秦王不应止步于秦王,更何况如果秦王顺利逆袭太子,那么队伍里的所有人都会加官一等。

李世民将皇宫中只有君臣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铲除后顾之忧,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全部剿灭,只留下了对皇位造不成威胁的侄女们。

当年放在李渊面前的选择也只有三个,要不杀掉李建成、要不杀掉李世民,还有就是削弱李世民的权利,让他对太子造不成威胁。

最终李渊还是念在父子情面,选择了第三条,如果事情发展顺利的话能让两个儿子都活着,但李渊还是低估了李世民的野心。

如果秦始皇让公子扶苏死,那么扶苏一定会谨遵圣旨,然而李世民并不是扶苏,他对大唐的贡献比比皆是,怎会甘心就此离去。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建成也挺厉害的,毕竟历史上一共有400多位皇帝,而李建成的对手李世民排在了前三,李建成作为他的手下败将也不是特别丢人。

而且开创唐朝,李世民功不可没,当年李渊说好的建国后就把太子之位给与李世民,但是他没有遵守诺言,但兜兜转转,李世民还是凭实力征服了大唐。

信息来源:

[1]《旧唐书 ·太宗本纪·上》

[2]《旧唐书》

[3]《资治通鉴·唐纪七》

0 阅读:10

观图文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