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体制内老师的疑惑:为什么都领工资,都很努力,唯独我穷?

孜孜教语 2022-12-20 16:59:16

“老师”薪水到底是什么水平?

这挺迷惑的,每次回家,妈妈都要吹捧一下老师,说“老师的工资有多少”,督促我去考教师资格证,再去考编。

在她的口里,在小县城,老师一个月拿着8000元的工资,退休以后能拿上万的退休金(真不知道这都是从哪里听来的,好像人民币真的就跟纸一样,随便领)。

有的时候我会告诉她:“别瞎讲了,老师的工资要这么高,大家都去当老师了。”

她还信誓旦旦地说:“某某,亲口说的,你们小时候的语文老师,现在是副校长,一个月就拿那么多钱……”

我竟然无言对答,总有一个人在说谎,反正不好说是谁吧。

老师的工资水平到底如何?

我之所以肯定地说,老师工资水平比较低,因为身边的老师太多了。

市重点小学当数学老师的姐姐,一个月工资2000多,几年前才拿到2500元多点,当然了,年底会有补贴,寒暑假带薪,这都是福利待遇。

高中同学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毕业到县重点高中教英语,最初一个月2000都不到,后来涨工资了,一个月也只不过就拿到3000多。

好闺蜜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北京某中学教化学,刚毕业拿到5000多,如果当班主任,每个月多拿500元。

好朋友的奶奶早就退休了,在市重点小学,退休金拿到4000多元,也不知道退休金拿到1万多,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是乡镇中学。

“都是领工资的,为什么唯独我穷”来自体制内老师的吐槽

一位体制内的老师,在网上吐槽说:身边的朋友同事,动不动就买车了,出国旅游了,大家都是领工资的,都很勤奋,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是穷的?

这是个好问题,老师的工资水平低,但是老师们却通常过得很好,甚至有穿金戴银,玉手镯几万元,一看就是很富裕。

老师全年的工资,大概都买不起一个手镯吧?

不了解的,真的可能会把帽子扣老师头上,“这是得拿了多少回扣,收了多少礼金啊?”

其实真的不是,老师看起来很富有,说明是真的富有,家庭出身比较好。

现在女孩子当老师比较常见,很多女孩子选择当老师,也是家长的意思,她们通常都有不错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有比较高的收入,有很体面的工作,有了这样的家庭背景,外加“老师”这个职业的加持,她们选择伴侣的台阶就提升了,通常也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家庭。

两个家庭结成亲家以后,两个孩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双方父母会给孩子一笔组建家庭的“资产”,通常都是几十万起步,房子车子准备好了,没有后顾之忧,拿着几十万的存款,你说日子好过不好过?

就像这位网友吐槽的,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几千元,和从工资里拿出两三千贴补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这生活水平能一样吗?

父母子女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认清了这个现实,真的就没有必要纠结了,也没有必要自己觉得委屈,或者抱怨不公平,虽然说可能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拿着那点微薄的工资,还要贴补家里,别说出国旅游了,就连换部手机都舍不得。

但是,你要知道,以后你的孩子就会处在你的同事所处的位置,生活没有压力,父母有退休金,不仅不用贴补父母,还能从父母那里拿到多余的生活费。

我们常常讲“公平”,我们希望尽量是公平的,可是公平也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不考虑客观事实,不从整体家庭的发展上入手,就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父母子女本来就是互相成就,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家庭好的子女,更容易走上“老师”、“公务员”的岗位

之前就刷到过一个话题,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很少去考公务员?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吗?还是他们嫌弃公务员工资低呢?

实话说,了解了以后就会知道,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如何报考,从来没有要考的概念,但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一上大学几乎就确定了是考公还是当老师,父母都给规划的明明白白的。

“老师”和“公务员”群体中,确实有很多人家庭条件都很好,他们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衣食无忧,没有购房压力,没有买车压力,给人造成一种“他们到底为什么过得这么好,是不是走歪门邪道了”的错觉,其实就是家庭条件好罢了。

其实相对比高薪的私企或者是其他岗位,穷人家的孩子确实不太喜欢“老师”和“公务员”,他们更喜欢挑战高薪,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 阅读:34

孜孜教语

简介:孜孜学语,从娃娃抓起!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