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居功的人,反而功成名就?《道德经》告诉你答案!

飞彪与飞虎 2025-04-28 13:17:39

家人们,咱先唠个现象哈!职场上有没有见过这种人:明明项目是他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干出来的,领导夸他,他摆摆手说“都是大家努力”;功劳簿上该写他大名,他偏要把名字往后排。你第一反应是不是“这哥们儿傻吧,放着出风头的机会不要”?嘿,可别急着下结论,《道德经》早就把这事儿看透了——不居功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笑到大的赢家!今天咱就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一、不争功是“装傻”?人家玩的是“扮猪吃老虎”

《道德经》里有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啥意思呢?就是说啊,你干成了事儿,别老想着“这是我的”,别拿功劳当令箭,更别觉得自己能主宰一切。这可不是让你当软柿子,而是让你学“隐形大佬”的套路。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当项目经理,带团队攻克了个行业难题。庆功宴上,老板要给他升职加薪,他倒好,站起来先夸技术小哥代码写得好,再夸运营妹子方案妙,最后说“这项目能成,全靠大家给力”。结果呢?团队成员对他死心塌地,后面有硬骨头项目都抢着跟他干。老板一看,这小伙子会带人,直接把他提拔成部门总监。

你瞧,他要是上来就抢功劳,团队肯定离心离德,老板说不定还觉得他“太独”。现在他不争功,反而成了团队“主心骨”,领导眼中的“潜力股”。这不就是《道德经》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不争,才是最高级的争!

二、居功自傲是“作死”?小心被“捧杀”反噬

咱再看看那些爱居功的人,下场咋样?《道德经》里还说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你端着个装满水的碗还晃悠,水不洒才怪呢!

我前公司有个销售冠军,连续三年业绩第一,那尾巴翘得比天高。每次开会,老板夸他一句,他能说十句“要不是我,这单能成吗?”“这客户就是冲着我来的”。结果呢?同事开始孤立他,觉得他太狂;客户也反感他,觉得他太傲。

后来公司来了个新人,虚心好学,业绩慢慢追上来了。老板一看,这新人踏实又靠谱,直接把大客户资源都转给他了。那个销售冠军呢?因为得罪太多人,最后灰溜溜地辞职了。

这就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光有功劳,没那能耐和德行守住,迟早得摔跟头。不居功,其实是在给自己留后路,别把路走绝了。

三、不居功是“吃亏”?人家赚的是“隐形财富”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争功,那我不就吃亏了吗?”错!大错特错!《道德经》里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越为别人付出,自己得到的就越多;你越把功劳分给别人,自己收获的就越丰厚。

我认识个创业大佬,公司上市那晚,他上台发言,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我的合伙人,没有他,公司走不到今天;感谢我的团队,是你们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台下掌声雷动,员工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呢?他的合伙人死心塌地跟着他干,团队凝聚力爆棚,公司越做越大。他虽然没把功劳全揽自己身上,但赚到了人心,赚到了口碑,这才是真正的“隐形财富”。

你想想,要是他当时站在台上,把功劳全归自己,合伙人心里能舒服吗?团队成员能心甘情愿继续拼命吗?他失去的,可比那点虚名多多了!

四、不居功是“装清高”?人家活得比谁都通透

《道德经》还告诉我们“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聪明的人,看着笨笨的;真正能说会道的人,看着木木的。不居功的人,就是这种“大智若愚”的高手。

我有个书法老师,在圈子里特别有名,作品经常被高价收藏。但他从来不提自己拿过多少奖,办过多少展。有次学生问他:“老师,您这么厉害,为啥不宣传宣传自己?”他笑着说:“写字就是图个乐呵,宣传那些虚头巴脑的干啥?有这时间,不如多写几幅字。”结果呢?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找他求字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他要是天天吹嘘自己,学生说不定会觉得他“飘了”,不愿意跟他学了。现在他不争不抢,反而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真大师”。

最后唠两句家人们,人生这场戏,别老想着当主角、抢镜头。《道德经》早就把剧本写好了——不居功,才是真本事;不争抢,才能笑到最后。下次你要是立了功,别急着往自己脸上贴金,先把功劳分给团队,分给伙伴。说不定啊,你会收获比功劳更宝贵的东西——人心、口碑,还有未来更广阔的路!记住喽,不争的才是真赢家,不抢的才是大富翁!

1 阅读:10

飞彪与飞虎

简介:文化!人生!谜团!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