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刘姥姥才是《红楼梦》里的情商天花板?

笔墨之林 2024-03-25 09:22:47

仔细翻看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景,以及大家对刘姥姥态度的转变,我们便不难发现,刘姥姥的这个人物角色的重要程度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打抽丰(穷人向富贵人家求取财物之意)的时候,走得时候满载而归(拿到了足足二十两银子,够他们庄稼人吃一年的)。

很明显,是从一个陌生的拜访者发展成了熟人,这也因为刘姥姥本人的足够主动,在生活艰难时期能够想着去变动。

在刘姥姥第二次再进荣国府的时候,人物角色与第一次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从一个乡巴佬升级成了座上宾,因为贾母很喜欢刘姥姥,所以连带着贾府上上下下都不敢再小瞧刘姥姥。

这一次,刘姥姥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利用自己一系列高情商的言行表现,引得众人开怀大笑,尽管中间也有不少人带有嘲笑之意,比如贾宝玉见刘姥姥喝醉后手舞足蹈时,便跟林黛玉笑她像牛,但刘姥姥深知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在乎这些细节,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谐星价值。

01

带着东西进府,礼轻情意重

刘姥姥这次来则是还情来了,与上次空手来讨恩惠不同,这次她带了许多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而这些乡野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恰恰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荣国府上上下下之众人所稀罕的。

东西虽称不上贵重,但却是庄稼人最能拿得出手的,并且“物以稀为贵”,这些原生态的瓜果蔬菜在荣国府里便是极好的东西了。

如果说刘姥姥第一次来时,是这个人物角色的开场,那么这一次便是一出大戏,主角便是刘姥姥本人。

也是她的运气,上一次来仅见到了CEO王熙凤,这一次却被董事长贾母直接点了名。

贾母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

刘姥姥一听忙说自己就回家去了。

平儿说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

刘姥姥进屋看到贾母的第一眼,便忙上来陪着笑,到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两人聊了一会儿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之类的话后,贾母说:“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也有个园子,园子里也有果子,你明日也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趟。”

从这一席话来看,贾母为人还是非常宽厚的,对待乡下来的刘姥姥,丝毫没有贬低之意,反而将她当个同龄之人,非常喜欢跟她交谈。

刘姥姥别的东西没有,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村野故事,这些东西也恰恰是贾宝玉等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所以便胡编了一个故事,众人听得有滋有味,贾宝玉更是着了迷。

第二天,又赶上了贾母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便听了贾宝玉的建议,让厨房里拣了每个人爱吃的东西做了几样,在大观园里摆开了宴席。

02

赞别人贬自己,非常人能及

为了博贾母的开心,王熙凤和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便提前拉过刘姥姥来,告诉她这里吃饭时的规矩,一定要听口令按规矩行事,刘姥姥连声答应。

但实则是为了取笑刘姥姥,你说刘姥姥能看不出来吗?只不过是假装糊涂罢了。

在进大观园的时候,一个叫碧月的丫环碰了一盘子刚折下来的菊花,王熙凤便给刘姥姥插了满头的菊花,众人大笑不止。刘姥姥怎么说的?她笑着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随后又笑着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刘姥姥丝毫没有恼怒的意思,反而是用一番自嘲的话来化解尴尬,众人都开心不已。

大观园是为了元春省亲时修建的,里面各处建设自然是豪华不已,刘姥姥进了园子,贾母问她这院子好不好,她开口并未直接说好或者不好,而是说:“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院子画一张,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刘姥姥用下乡人对年画儿上的景物的向往,来衬托大观园的美观,这也会让大家觉得真实且听着舒服,而不是为了刻意赞美而奉承。

当贾母说惜春就会画画的时候。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贾母听了当然高兴不已。

在走到林黛玉的住处潇湘馆时,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

随后,众人又带着刘姥姥到了秋霜斋开宴席。

席上,王熙凤和鸳鸯捉弄刘姥姥,故意给了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哪里的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众人听了大笑不已。

随后,王熙凤又故意往刘姥姥跟前放了一碗鸽子蛋。贾母刚说完“请”,刘姥姥突然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母猪不抬头。”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个个都笑翻了天。

事后,王熙凤和鸳鸯也纷纷给刘姥姥道歉,刘姥姥笑着说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在后面一系列的行令、游玩的活动中,刘姥姥皆是扮演着一个让众人取笑逗乐的谐星角色。

毫不夸张地说,刘姥姥这样勇于自嘲自贬、对别人的赞赏又能张口就来的行事之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和能力做得出来,这也体现了其情商之高。

03

乐于助人,天然淳朴的人物底色

从第一次进荣国府打秋丰,我们可以说是刘姥姥是带着目的来的,毕竟家中困难,一家几口人已经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所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次进荣国府则带了一大堆的瓜果蔬菜,实在是来还恩来了,她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家里丰收了,便想着能尽最大的能力去回报当初救济过她们家的荣国府。

而在大观园住下的两三天里,她也是用尽一切办法配合王熙凤和鸳鸯来哄着贾母和众人开心高兴。

甚至在得知贾母和王熙凤的女儿大姐着凉后,还给王熙凤出主意治病,并且还亲自给王熙凤的女儿大姐起了一个名字。

凤姐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缘故。”

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她些就好了。”

王熙凤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稼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

刘姥姥便借大姐儿七月初七的生日,给她娶了一个“巧”字,并说:“就叫他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定长命百岁。日后长大,个人成家立业,或一时又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事实证明,多年后贾府家道败落,贾环和邢大舅谋划把巧姐儿卖掉时,便被刘姥姥给救走了,可不是印证了“遇难成祥,逢凶化吉”的预言。

从王熙凤听从刘姥姥的方法给巧姐儿去病,并且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这两件事情上来看,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态度可以说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虽不能称不上是朋友,却也是当对方是和自己平等的人,甚至还会高看一眼了。

而刘姥姥之所以帮助王熙凤乃至巧姐儿,其实完全是出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的淳朴本色,并无任何企图之心。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姥姥的高情商和真善美之心,也让她这一次回家赚足了面子和里子。

刘姥姥要走时,平儿把她引到屋里,只见要让她带走的东西堆了半炕。什么青纱一匹、实地子月白纱一个、两个茧绸、两匹绸子、一盒子各样内造点心、四斗御田粳米、园子里果子和各样干果等,银钱方面,则有奶奶给的八两银子,太太给的一百两银子,还有平儿自己给刘姥姥的两件袄儿和两条裙子、四块包头、一包绒线等。

甚至连回去时的车马也已经帮刘姥姥准备妥当,不用刘姥姥费一点心。

从刘姥姥前两次进大观园的情景来看,一方面能看出刘姥姥个人高情商的为人处世之道,另一方面也同样印证了那句“因果报应”四个字,所有的善行都会结出善果,反之,所有的恶行也必然都会带来恶报。

刘姥姥的为人处世,实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0 阅读:37

笔墨之林

简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最好的自己,过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