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讯】贵阳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惠及4万余农户

天眼新闻 2024-05-21 11:20:29

5月20日,记者从贵阳市林业局获悉,近年来,贵阳市通过树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落地上图数据复核等措施,实现退耕还林项目共建、问题共改、成果共享,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

科学化分类施策“调结构”。贵阳市结合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作好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在成效较差、种植品种表现不好等地块开展树种结构调整,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树种如黄柏、油料植物山桐子和油茶等树种推进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经种植完成10.8万株,面积2500亩。其中:开阳县种植山桐子4万株,面积900亩、完成种植油茶4.8万株,面积1200亩;息烽县种植黄柏2万株,面积400亩。

开阳县待移栽的山桐子苗。

精准化同题共答“保成果”。为解决当前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成果压力大、工程综合效益偏低、工程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等问题。通过校核修正第二轮退耕还林地块图斑信息,精准掌握退耕还林地块客观真实情况,实现动态监管,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先后3次组织相关区(市、县)40余人参加修正第二轮退耕还林地块图斑信息落地上图视频培训和现场问题答疑,为形成位置精准、数据规范、信息完整的第二轮退耕还林复核更新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撑。

持续化成果共享“惠民生”。贵阳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15-2020年共计实施21.64万亩,其中2015-2017年退耕还林经国家级检查验收,成林率达80%以上,生态效益显著。2015-2023年共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8亿元,兑现率达100%,贵阳也是目前全省唯一兑现完成的市州。补助资金惠及全市4.22余万户,户均收益退耕还林补助资金0.67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编辑 张弘弢

二审 王瑶

三审 谢巍娥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