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瘤生存”的时代①——如何与肿瘤共存

寻罗良医 2024-01-20 10:31:18

作为一名病理医师,我主要接诊的就是那些肿瘤患者,虽然我的从医时间不长,但接诊过的患癌30年以上仍未复发的患者不下100人。他们无一不是选择与肿瘤共存的人,而不是以肿瘤为敌的人。——序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2023美国癌症发病与生存统计报告来看:在美国,约每3个人中就有1人会罹患恶性肿瘤(患病率:男性39.66%,女性37.65%)。而在中国,这个发病率大概是每4个人中就有1人会罹患恶性肿瘤。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想起马伯庸老师的讲述解放时期的《大医》里面说的,人类逐渐攻克了很多不治之症,比如肺结核、天花、鼠疫,早晚会有一天能攻克癌症。而小说中描写的胃癌,在这个医学的高速发展时代,虽然尚不能完全治愈,但生存期已经可以以十年计。

最直观的感受就像《众病之王·癌症传》作者在结尾所说的,他本打算以一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患者患病作为开头,以这位患者的离世作为结尾,但截止到完稿,这名患者依旧很健康,甚至还可以有很长久的未来以陪伴她的两名孩子。

就像我之前的文章所说的《如果消灭不了体内的癌细胞,人类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吗?》,人体的纠错能力远没有犯错的速度快,正如我们在高中生物里学的那样,细胞在复制50次后必然转化为癌细胞,否则就会死亡。所以随着年岁的增长,患癌是必然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对亲近的人患癌感到遗憾的情景,将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与癌症共存的时代已然到来,就像我们注定面对衰老一样。

如果能接受上面说的细胞在复制50次后必然转化为癌细胞,那我们一定会奇怪,为什么生物进化要给自己寿命限制。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解决温饱的时间才区区不到100年,跟漫长的人类进化史比不值一提,人类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食物紧缺的状态。所以就需要一种机制淘汰对种群不利的个体。如果您是一个种群的首领,您会让哪些个体被淘汰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吧,没有产出的,过多消耗的,也就是病弱的个体,或者贪婪纵欲的个体。

贪婪纵欲很好理解,放到现在就是沉迷于那些能直接导致多巴胺事物的人,比如说吸烟、酗酒。

病弱的类型就很多,比如说因为身体不行无法进行有效狩猎的,虽然现在不用狩猎了,但因工作导致的沮丧情绪和压力都是肿瘤的发病原因,以甲状腺癌、乳腺癌多见。

因食物不足,只能吃不洁食物的人,比如说青菜久置会产生亚硝酸盐(如今常见于腌制食品,比如说腌酸菜、泡菜);好肉被强者吃了,只能吃烤糊的边角料的人(如今常见于烤肉和熏肉);腐败的谷物中的黄曲霉素(现在最常见腐败的花生、玉米、花生油等)。

所以作为肿瘤患者,最需要做的就是首先摆正自己的生态位,让自己的基因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应当被淘汰的个体。既要避免不良习惯,也要多吃新鲜多样的食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心态。

作为一名病理医师,我主要接诊的就是那些肿瘤患者,虽然我的从医时间不长,但接诊过的患癌30年以上仍未复发的患者不下100人。他们无一不是选择与肿瘤共存的人,而不是以肿瘤为敌的人。

在后续的文章里,我将讲述如何具体操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我会以文章的方式进行回答。

0 阅读:150

寻罗良医

简介:医师/教师/科研一体的病理人,把营养做好吃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