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第二任寨主晁盖竖起了一面大旗“替天行道”,议事大厅取名“聚义厅”。晁盖死后,宋江接任寨主之位,成为梁山第三任话事人,“替天行道”大旗不变,“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厅”,聚变成了忠,唯一不变的是义,义气的义,自古强盗都是狠毒自私的,但一个义字就能将他们捆绑在一起。
义之大者首推三国的万寿亭侯关羽。梁山上有两位英雄人物都以酷似关羽而闻名,排名都占尽优势,他们分别是排名第五的大刀关胜和排名第十二的美髯公朱仝。

关胜是关羽的嫡系子孙,山西解良人,武器是青龙偃月刀,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端的好表人才。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朱仝是郓城县的富户,他信奉四海之内皆兄弟,武器是九龙朝阳刀,疏财仗义,武艺超群。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
两位关羽候选人,拥挤在梁山之中,略显尴尬。关胜是关羽正宗的传人,而且还拥有那闻名千古的青龙偃月刀,本来应该最正宗,可是水浒中他反而是感觉到宋江等人的义气才投降的梁山,并没有太多的义气成分。朱仝却不一样,他不但外貌长得像关羽,一部美髯长到了腹部,面如重枣,他的义气也是像极了当初的云长,晁盖有难他义释晁天王,宋江有难他千方百计放宋江,就连插翅虎雷横有难,他都不惜自己获罪也要将雷横释放,还间接的救了雷横一家,这种义气可以用义薄云天来形容。
朱仝的人设很好,不管走到哪都能够获得上级青睐,这或许就是上天中的云长在关照他,显然朱仝是不想入伙梁山的,因为梁山中的老大晁盖和老二宋江都欠了他天大的人情,如果他上山必定会受到很大照顾,可惜他不想,纵观整个水浒传,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不会主动的上梁山,这也是为何叫作逼上梁山。
朱仝放了雷横后,并没有获得很大的罪过,他发配沧州,估计过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官复原职,好人缘带来好运气,沧州知府很欣赏朱仝,甚至知府四岁的小衙内也很喜欢朱仝,只要他抱,朱仝不需要去牢城营改造,反而可以直接在知府大院中听差,这真是一桩人人艳羡的美差。只说朱仝自在府中,每日只在厅前伺候呼唤。那沧州府里押番、虞候、门子、承局、节级、牢子,都送了些人情,又见朱仝和气,因此上都欢喜他。朱仝此时人缘极好,感觉走上了人生又一座巅峰,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叫他入伙强盗,他肯定要在心里怒骂那人一万八千遍。

偏偏此时还真有人来叫他入伙梁山泊,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寇,这个人就是他舍命相救的兄弟雷横。别人救你全家,你却要别人当强盗,这种行为不但是雷横,还有远在梁山的晁盖和宋江,他们都曾经被朱仝所救,为了拉朱仝上山入伙,梁山派下了智多星吴用和黑旋风李逵,外加刚入伙不久的插翅虎雷横。朱仝内心非常恼火,世间哪有此等事情,当初宋江宁愿去江州服刑也不愿入梁山,今日为何要强逼自己入伙呢?于是朱仝对雷横道:“兄弟,你是甚么言语!你不想我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倒来陷我为不义。”
人家都这样说了,吴用和雷横都不好意思再说话了,于是他们又用了另外一个毒计,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天杀星李逵掳走了沧州知府的小衙内,逼迫朱仝就范。天杀的李逵竟然将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脑袋给劈成了两半,这简直是畜生行为,毫无人性,人家沧州知府可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梁山自诩英雄会如此对人家,难怪脾气很好的朱仝都要找李逵拼命。
为何梁山要逼朱仝上山呢?原来他们要讲究一个义气深重,用义气来招揽江湖豪客,壮大梁山的势力,朱仝救了晁盖、宋江、雷横三位梁山大佬,就必须上梁山来享福,不管朱仝愿不愿意,梁山都必须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报朱仝释放的恩情,这就是梁山所谓的义气。也许当初朱仝救下晁盖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晁盖曾对朱仝说:深感救命之恩,异日必报。

梁山的报恩简直就是给人带来灾难,官府到处通缉朱仝,这样朱仝也不得不上梁山了。一位酷似关羽的大人物上山了,本应该能够轰动整个绿林,引来更多的人投奔,可是朱仝心里有苦,他不想为梁山出力,于是在不久的后来,宋江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直接赚取关羽后人关胜上山,这样不需要关胜做任何事情就可以,因为他站在那里就是关云长,毕竟嫡系子孙的魅力。可惜义薄云天的朱仝才是更像关二爷。
朱仝最后官职太平军节度使,也算是一种上天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