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李典原画赏析

化蝶游三国 2024-04-24 21:05:26
李典原画赏析

人物介绍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居于乘氏县。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出自乘县豪族李氏。在曹操早年起兵之时,李典的叔父李乾便投入到了曹操麾下。正因如此,李典在曹魏集团之中,是实实在在的元老人物。但是李典却文武双全,他之所以享有盛名,凭借的还是他出色的战绩。

李典的性子,也是恢弘大气。据《三国志•李典传》记载:“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恂恂也是三国杀中李典的一技能,恂恂在这里是谦恭谨慎的意思,技能效果是看牌堆顶的四张牌,为了符合里点谦虚的特点,所以李典只能拿两张牌,剩下的两张放回去,又因为需符合李典谨慎的性格,所以要把放回去的两张放在牌堆底。这是根据许攸来推测的,因为许攸狂妄自大,所以许攸从牌堆底模牌还能控顶,而李典刚好与之对应。细节分析

原画中李典双拳握着竹简,做出抱拳的动作,这正是李典好学问贵儒雅的体现。据记载,李典年少时就爱好学习,不爱争战,曾拜读过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学问上有问题时能够做到不耻下问。虽然后来跟随曹操征战四方,但是始终没有没有放下研究学问

李典将佩剑和竹简,同时,悬挂在腰间,这说明了李典文武双全,能文能武。原画中李典温和的表情,也非常符合人物形象,据记载,历史上的李典勤学好问,非常儒雅。不和将军们争功,而且非常尊敬士大夫,军中所有人都称他为长者

李典身后有很多马车,上面装的是粮食和布匹,官渡之战中,曹操非常缺粮,李典率领自己的宗族,将自家的粮食周济给了曹操的军队,这些粮食对于数万人的军队可能不算多,但对一个家族来说,还是非常宝贵的,仔细看车旁还有一条小狗,更加说明了这支运粮队伍,是从家族中召集的。

人物典故

李典的二技能叫忘隙,意思是忘记仇恨,曹操入兖州的时候,当时,李家的族长李乾带着家族,投靠了曹操。后来吕布攻打兖州,杀了很多李氏家族的人,李乾因为不肯投降,也被吕布杀了,李典是李乾养大的,因此对张辽怀恨在心。214年,曹操攻打孙权无功而返,曹操回到许都后,把张辽乐进和李典,留在合肥守城,曹操走之前留下了一个锦囊,如果孙权来攻打,就打开锦囊。后来孙权果然带着十万人来攻打合肥,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著名的孙十万的典故。张辽打开锦囊后发现里面只有几个字,如果孙权来了,李典和张辽进攻,乐进守城。李典和乐进,非常疑惑,合肥只有数千守军,怎么还要主动进攻?张辽解释到,现在曹操忙着汉中之战,因此不能支援我们,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趁着孙权人没到齐,主动出击,夺敌军锐气,这样在守城压力就小很多了。李典听后非常赞同,放下仇恨,主动支持张辽,张辽和李典连夜召集了800勇士,最终大获全胜。这个技能正如字面意思一样,无论是李典打别人,还是别人打李典,都能够各自摸一张牌。

台词分析:

恂恂:众将死战,非吾之功。/爱兵如子,胜乃可全。

历史上的李典,不贪功,儒雅随和,每当打赢胜仗,李典从不邀功,因此他能得到全军将士的爱戴,爱兵如子,胜乃可全是个成语典故,释义是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忘隙:大丈夫,何拘小节。/前尘往事,莫再提起。

这就得从张辽说起,首先,张辽原先为吕布的猛将,而李典的叔父李乾曾被吕布招抚,不过因拒绝而被杀害,李典也算烈士之后,而张辽帮吕布在兖州作战,肯定与李典一族交过手,甚至可能杀了李典不少族人。后来,吕布兵败,张辽成了一名降将,在别人眼里,降将就意味着贪生怕死,结果张辽来到曹营后,备受重用,还成了李典与乐进的领导,得听张辽吩咐做事,他们两人心中自然不爽。这就是李典与张辽的前尘往事,再后来,曹操令张辽、李典、乐进共同抵御孙权十万大军,不得不说李典是一位深明大义之人。李典在国家大事面前,与张辽抛弃个人恩怨,共同抵御外敌,于是便有了他在游戏中的台词:“前尘往事,莫在提起。”

总结:

李典是曹魏名将,也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武将之一,资格非常老。

李典虽然没有跻身曹魏五子良将之列,但是,他的能力,足以比肩五子良将。

李典作战勇猛,也颇具军事才能,博望坡之战的时候,夏侯惇和于禁要去追击退兵的刘备,李典极力劝阻,认为刘备有埋伏,但是,夏侯惇和于禁不听,执意去追,果然中了埋伏,幸亏李典带兵及时救援,才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合肥之战,李典和张辽、乐进三人守卫合肥,当时,守军只有七千,孙权来攻打合肥,率十万人马,兵力悬殊。

李典和张辽、乐进三人配合默契,尤其是李典和张辽,率军重击孙权大军,大获全胜,在追击孙权退军的时候,还差点活捉了孙权。

然而,天妒英才,李典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病死了,非常可惜。

李典是曹魏政权不可多得的一位名将,如果不是早逝,应该会建立更大的功劳。

0 阅读:8

化蝶游三国

简介:热爱三国,与您一起赏析游戏内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