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的“乡巴佬”阐述了悠久而当下又被轻视的真相

肆点和肆点 2025-04-26 06:02:33

万斯的“乡巴佬”阐述了悠久而当下又被轻视的真相

国际贸易流动性、逆差、“乡巴佬”、中产阶层衰退。。。

(本文超5000字,至少,值得许多人的一个收藏,以下是文章划分的主要小标题)

首先,万斯的这个行为,让我唤起学生时代的记忆。

第二 关于peasant

第三 万在愤怒什么?

第四 万是愤怒还是背叛了“peasant”?

第五 万斯的“乡巴佬”阐述了悠久而当下又被轻视的真相

真相一 peasant——佃农——农民

真相二 生存权(吃饭)是一切权力的基础

真相三 权力来自于下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民众为“乡巴佬”,引发群情激愤,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了,当我们平静下来,再去分析这个事件,从某种逻辑上:万斯,“乡巴佬”,一定角度上阐述了一个悠久而又常常被轻视的真相。

首先,万斯的这个行为,让我唤起学生时代的记忆。

当年有这样一个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为什么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的时候,要特意突出与周恩来的主动握手(尼克松的《回忆录》有相关描述)?

因为,在十八年前,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拒绝了周恩来总理出于外交礼节的握手的善意。

关于日内瓦会议,还有一则于周恩来相关的故事:一位美国记者在大庭广众之下,主动提出想与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

谁料那美国记者在与周总理握手后掏出了手帕擦手,边擦还边说:

“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了,真不该,真不该……”

一时间,周总理陷入了一个被动的局面。但他足够沉着冷静,很快发现了对方的一个破绽——那就是记者擦完手以后把手帕装回了兜里。

于是,周总理同样掏出了一块手帕擦手,擦完以后这块手帕就被周总理丢进了附近的痰盂里,边扔还边说:“这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距离1954年,已经过去70年了。距离1972年,已经过去50年了。

中国人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21年,杨主任,早已经说了:“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

2025年,万斯的发言,个人觉得确实符合他的成长经历:起于草根(普通)家庭。

我们向中国‘乡巴佬’(peasant)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1984年生、爱尔兰裔、铁锈带工人家庭、父母离异、高中毕业、当了4年海军陆战队队员。。。

人生转折起步于,退役后(2008年左右),先是2年时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完成本科学业,然后2010年,考入耶鲁法学院(这个含金量可不低),期间结识印度富商子女的妻子并结婚,2016年成立风投公司,并出版爆火的自传体小说《乡下人的悲歌》,其影响力,不亚于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纪念性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1963,2016,相隔了53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984年的万,41岁,年纪不算年轻了。但是,对于政治而言,显得太过年轻(有兴趣的可以把4月3日采访的视频完整版看一遍):慌不择言、口出狂言、出言不逊。。。。。。

毕竟,作为对比,1946年的川普,再急,都会志得意满的说:WIN!WIN!!WIN!!!

毕竟,这个人,是在枪口下,都能振臂高呼的男人。

第二 关于peasant

万,用的词,是peasant。Peasant则指代没有土地,给地主打工的佃农。有时候也会被用来嘲笑对方是没教养的人、粗人,社会底层等等。其衍生出来的词汇,也多带有贬义色彩。比如peasant mentality,意为“保守的小农意识”。

不管是peasant,还是Farmer,总之不会翻译为,该溜子、盲流、瘪三、市井无赖、混混、地痞。。。。。。

不管是佃农、自耕农、富农。。。骨子的底色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第三 万在愤怒什么?

在发表“乡巴佬”言论之前,谈论的是什么?万对福克斯新闻网记者说:全球化的经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从根本上说,它基于两个原则:美国背负债务;以此购买其他国家为我们制造东西。

也就是乡巴佬这个事件,是万斯在,又一次强调(吐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伤害时候发生的。也就是,可能:万,本次采访,像表达的重心之一是通过强调全球化对美国的伤害,来突出提高关税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表达过程中,他情绪化了——他愤怒了——peasant。

“我们向中国乡巴佬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万的愤怒,是铁锈带的愤怒:全球化,让美国承受巨大的逆差(欠债),让美国制造业流失(失业,导致中产破产)。

咋一看,这样愤怒是不是有合理性?所以,最近网上有一个论调,讨论得还挺激烈:

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那么就应该成为商品贸易逆差国,这样货币才能源源不断输出到全球其他国家地区。

但与此同时,输出的货币要有储备价值又必须你的货币有购买力,这需要你产商品成为香饽饽这就又需要你成为顺差国。

一个国家不可能既是顺差国又是逆差国,所以特里芬难题又叫特里芬悖论。

美国为了全球化——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必须成为贸易逆差国。于是,美国为了全球化,不仅提供了安全保证(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而且还扶持了全球的制造业,代价就是美国自己的制造业的消亡。。。

万的愤怒,就是铁锈带的愤怒——《乡下人的悲歌》。

第四 万是愤怒还是背叛了“peasant”?

特里芬难题从逻辑上看,是不是成立的?合理的?你确定?如果悖论不存在,那么,问题在哪里?

如果有分析、讨论过神剧《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阅读后面的文字,或许能比较好理解——问题在哪里?

为什么《大明王朝1566》嘉靖收不上来江南的盐税?鄢懋卿收盐税之前,江南的盐税只有一百万多万两了。他一去,就收了330万两——明面上的。

实际呢,在鄢懋卿手里收了530万两,一百万两是严嵩、严世蕃的;一百万两是鄢懋卿自己的。这是现银,鄢懋卿还送了一个二十万两的戏班子给严嵩。还有呢?

那些不上账的字画、首饰、文玩。。。。。。而嘉靖得了什么?

户部收了230万两——往年只有一百多万两,嘉靖的小金库收了100万两。

明朝末年,崇祯让岳父周奎带头捐钱。周奎反复强调自己没钱,后来实在脱不过去,就给女儿周后写信求助,周后给了他5000两,可周奎只捐了3000两,剩下2000两自己扣下了。等李自成进京,周家被翻个底朝天,单单,现银就有53万两。

二十万两的戏班子——一袋螺丝9万美元。

万是愤怒还是背叛了“peasant”——《乡下人的悲歌》?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有债主不找,找“苦主”?

贸易逆差不等于放弃制造业!更不等于让中产阶级自生自灭!

。。。。。。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真的就失去了?

第五 万斯的“乡巴佬”阐述了悠久而当下又被轻视的真相

真相一 peasant——佃农——农民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文明,底色就是农民!3000多年前,夏后太康失国,五位公子作五子之歌以示哀悼——《尚书 夏书 五子之歌》(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亡),说: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500年前,孔子含蓄的说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王朝更替,平常事。孔子百年之后,孟子进一步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孟子百年后,荀子进一步阐述:《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

孟子几十年后,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秦帝国,顷刻分崩离析!

陈胜吴广,八百年后,传颂千年的君臣佳话——李世民与魏征: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太宗李世民,在《论政体》一文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惜,李世民150年后,杜甫写下来了揭露统治者黑暗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杜甫150年后,非门阀士族出生的黄巢,屡试不第后,作了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若干年后,黄巢带着黄金甲,杀进长安!

唐王朝,几尽油尽灯灭,在最后的回光返照后,灭亡!

历史,起起落落,分分合合,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直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所谓农村无产阶级,是指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而言。。。。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工农联合;

农村包围城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为人民服务!

年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消灭贫困、异地搬迁。。。

乡村振兴

。。。很多人不喜欢宏大叙事,咱们这么说:2700年前,管仲在《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仲700年后,班固在《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食为天,那养育食物的人呢?孩子是花朵,老师是园丁。(注意:王者,懂,以民为天。不以民为天,顶天,算个枭雄,比如常凯申)班固1200年后,南宋末年的吴自牧《梦粱录·鲞铺》:“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班固百年之后,施耐庵的《水浒传》,几个英雄无不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是因为钱吗?是因为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松打虎,也得先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才有力气!施耐庵几十年之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一个卖草鞋的,一个卖绿豆,要不是有一个卖猪肉的,这结拜的酒上哪找去?罗贯中150年之后,吴承恩的《西游记》,金蝉子转世又如何?你是神仙下凡,那也得拜足五脏庙——每难头一件:化斋去!吴承恩一百年之后,曹雪芹的《红楼梦》,王侯将相又如何?还不是得柴米油盐酱醋茶?

曹雪芹200多年后,中国人的种族天赋是什么?种菜——甭管是富豪、中产。。。也甭管是别墅、小区、自建、绿地。。。你能阻止得了老人家不拾到纸皮,你还能阻止老人家,乃至就是你自己——开个荒,养片地,种点菜?

有点不开心,有点压力,有点误会。。。你是一顿烧烤,还是一顿火锅,还是一顿甜点?还是两顿小酒,两顿小龙虾。。。

济公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吃什么不重要,吃饱,吃开心最重要:在意不在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儒家也好,道家也好,禅宗也好——当下,都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概念。何谓当下——饿不饿?过去不饿,不代表现在,不饿;未来不饿,不能代替现在,不饿;

当下——现在:饿不饿?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过去的就过去,未来不在未来,未来在于当下!

你,吃了吗?

真相二 生存权(吃饭)是一切权力的基础

什么是自由?

什么是权利?

。。。

你连家门口的空地种青菜的权利都没有,你有什么权利?谁在意你的幸福?

为什么只能铺草坪——牛马只有持续提供“动力”(消费),你才有牛马的价值!

如何更好的理解吃饭的权利?欧美日比我们领先了几十年了。在欧美日还远远领先于我们的1988年,农业部就提出了菜篮子工程——从吃饱、吃好、吃健康。。。就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欧美日呢?

日本,西瓜是论片销售的。

韩国,大白菜是进口,进口的还多为成品泡菜。

欧美,健康饮食是富人的选项,一般百姓就是碳酸饮料、汉堡、薯条、披萨。。。

。。。

一袋螺丝9万美元的事情稀松平常,让普通民众吃健康这事,几十年了,属于“民众的自由”——看似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

真相三 权力来自于下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请,不要嗤之以鼻!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也震惊的。而学习过后才发现,事实本来如此——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什么意思?懂象棋的下法吗?懂军旗的下法吗?

知道有一款棋叫斗兽棋吗?

卒,走到九宫格。威力跟将帅不相伯仲。

司令碰到地雷即刻阵亡,工兵毫发无伤。

谁都惧怕大象,但是谁也可以蹂躏老鼠——偏偏只有老鼠可以克制大象!

三千多年,夏,太康失国以后,就以及告诫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今天,川普团队为什么能再一次胜出——因为多年来,哪些被忽视的红脖子们一票一票选出来的!

而万把口不择言,把愤怒对准我们,却不敢对准他们的“严嵩”“严世蕃”“鄢懋卿”,他,即像“赵贞吉”:再苦一苦百姓。又像“马宁远”:人死光了也要改。还像“高翰文”:以该兼赈,两难自解。

权力来自于下——万还是背叛了“peasant”:红脖子们。

在《为什么中产家庭很难复刻精英教育?》一文中,写到:

实际上,我们从唐朝开启科举考试,就是对精英教育这个模式逐步放弃了。对历史有所了解,懂的都懂,上面这句话含义了——欧美的精英教育,就是我们老祖先玩过的门阀,也称为士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

今天的欧美:王室、贵族、豪门大族。。。好比门阀、士族。

所以一个家族,能出好几个总统;

好几个家族,轮番出任总统;

参议员,就像一些家族的自留地——一代传给又又一代。

当然,家族虽然不会灭亡,但是兴衰更替总是难免,看来,又要诞生几个新的家族了。



0 阅读:11

肆点和肆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