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人物当属曹操。
曹操,被誉为“一代枭雄”,不仅是杰出军事家,在政治上也有卓越成就。
他毕生致力于统一大业,却未能如愿。最终,因一时疏忽,五人介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错睡一人导致典韦殉国】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纷乱频生。曹操在此背景下崭露头角,展现出卓越才华。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受阻于美色。张绣乃凉州人,其叔曾为董卓部将。
张绣自幼随叔张济征战,董卓死后,张济为筹粮草攻至荆州,战中身亡。张绣遂率余部归降刘表。
曹操征讨张绣时,张绣为保护军中战士及附近百姓,主动向曹军投降。
曹操特设庆功宴,宴至半酣,色心大起,遂于席间询问帐下是否有佳人。
有人言张绣之叔张济妻邹氏容貌绝美,曹操闻之大喜,随即下令将邹氏迎至自己营帐之中。
张济逝世未久,邹氏仍深陷丧夫之痛。面对曹操的猛烈攻势,邹氏虽竭力哀求,却终究未能幸免。
张锈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觉受奇耻大辱,遂改变初衷,放弃投降之念,决意对曹操大营发起攻击。
此时,曹营由典韦坚守。张绣未强攻,先邀典韦赴宴。典韦虽心存戒备,却未能推辞。
张绣按计划在酒宴上迷晕典韦,随后利用混乱时机,率军成功突袭并攻入了曹营。
曹昂率军反抗,然张绣已与禁军内应勾结,趁夜火烧曹营。危急间,曹操得曹昂护送,方得脱身。
典韦与曹昂在此战中阵亡,曹军痛失两位大将。
历史学家认为,若典韦未亡,曹操政权或可稳固,难遭篡夺,此乃曹操贪恋美色之可能后果。
【错留司马懿、痛失政权】
晋朝建立实为曹魏政权延续,归功于司马懿。他通过智谋与策略,确保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奠定了晋朝的基础。
司马懿乃河南温县人,出身当地望族。建安六年,曹操征召其为官,司马懿以病婉拒。
曹操任宰相后,得知司马懿装病,便再次派人邀请司马懿出山为官。
司马懿见曹操放出狠话,若不出仕便捉拿他,加之多年观察发现曹操才能非凡,终决定接受曹操邀请。
司马懿于朝中尽显才智,然日久,曹操渐生疑,视其为奸诈之人。
故萌生除他之念,却终未得逞。他临终嘱托曹丕提防司马懿,但曹丕并无此等远见。
东汉建安25年,曹操逝世后,曹丕顺利接掌魏王之位。
十月,经司马懿协助,汉献帝自愿禅位,将皇位传给曹丕。
魏国创立,曹丕称帝。时天下魏、蜀、吴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魏国需征战四方。为此,曹丕委以司马懿大将军之职。
曹丕忘却曹操嘱咐,将要职授予司马懿并封其为丞相,言此乃共担国事,非个人恩赐。
司马懿于曹丕执政时便图谋朝中权力,至曹丕逝世、魏明帝即位,朝中大权已逐渐为司马懿所掌控。
司马懿征战时,魏明帝病危,紧急召回他。明帝临终前,将朝政托付给司马懿及其子曹芳。
曹芳八岁即帝位,司马懿与曹爽共辅朝政。然司马懿与曹爽素有积怨,终致司马懿发动政变,直接与曹爽等人对峙。
曹爽及其兄弟皆被司马懿所斩,其家中已出嫁女眷亦受株连,被处死。
此时,曹魏政权实则已归司马懿掌控,曹芳仅为傀儡。不久,司马家族建立晋朝。
【错杀华佗曹操疾病无医】
华佗乃中国古代史上著名医师,却遭曹操杀害。其医术高超,名声远扬,却不幸命丧曹操之手。
华佗为沛国人,少时在徐州多次求学,精通治病养生之术,据传他手艺高超,能药到病除。
华佗创制的麻沸散,为全球最早麻醉药,领先西方1600余年。其药方在华佗逝后失传。华佗之死与曹操之间的关联,引人探究。
曹操长期受“头风病”即偏头痛困扰,此病虽非重疾,但发作时疼痛难忍,极为折磨人。
曹操长期受病痛困扰,据书记载,他每次头疼时,脑中常浮现关羽形象,这给他带来极大痛苦。
曹操疼痛难忍,经百官引荐请来华佗。华佗提出开颅疗法,认为在麻沸散作用下手术痛苦小,疗效佳。
曹操疑华陀欲斩其首,有谋杀之嫌。
曹操盛怒之下,将华佗囚禁于大牢之中。华佗终因此冤屈,在狱中抱憾离世。
华佗逝世后,曹操的头风病无从缓解,终在六十余岁时去世,其统一中原的壮志未能实现。
【错放刘备、后患无穷】
曹操最大失误在于轻视刘备。《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一章说明其放走刘备之因,彼时曹操已斩吕布于白门楼,并掌控徐州。
刘备任徐州牧时,被迫随曹操返许都。时汉献帝已成曹操傀儡,欲联刘家子弟抗曹,遂念及刘备这位“皇叔”。
众人共谋“衣带诏”,欲联董承及皇室大臣诛曹操,刘备亦积极参与。然其擅长掩饰,知悉计划后仍伪装闲人,泰然自若留于曹操身旁。
曹操勇猛且心细,察觉刘备心意,遂以品青梅酒为由,与刘备于小亭中长谈,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曹操问刘备知龙意否,实则探其乱世之见。刘备佯装不知,却被曹操识破,直言:“当今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言罢,刘备失色。然曹操终释刘备归山,此举多因二人惺惺相惜。
曹操素以“惜才”著称,对刘备亦然,他赏识刘备之才,欲在战场较量,却未料因自负,终将江山易手。
【错信黄盖、误入圈套】
有人称曹操的疑心病受黄盖影响,赤壁之战时,曹军以铁索连舟,水上行动自如,迅速压制周瑜。
周瑜陷入困境,难以抽身,此时黄盖献策,提议采用诈降之计。
黄盖致信曹操,诉诸对周瑜、鲁肃之不满,并暗示愿降。曹操阅后无疑,许诺若黄盖所言属实,事成将予其加官晋爵。
曹操得两人串通之信,大喜。然战日,黄盖却在船上遍涂油脂鱼膏,以帷幕遮掩,出乎曹操意料。
黄盖借东南风,率数十艘战船速至江心。曹军见状,倾巢而出。此时,黄盖令士兵向曹军高呼投降。
曹军未发动进攻,见黄盖战船逼近。黄盖下令点燃船上干草,数十艘战船迅速起火。他随即率军乘预备逃生快船,迅速驶离江心。
黄盖军撤后,东南风迅疾将火势引至曹军船只,致其迅速全面燃烧。风势加剧,火焰更旺,照亮了整个夜空。
曹军战船人员死伤无数,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曹操迅速指挥大军撤退。
战后,曹军实力大减,曹操因盲目自信付出代价,错失了统一全国的良机。
【总结】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人才济济,身处乱世,稍有疏忽便可能铸成大错。
曹操一生光辉而令人惋惜。时过境迁,历史前行,结局既定。后人唯有通过不断反思,方能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