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杨绛先生的一番箴言似乎道出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女性的困境。她们常常守着"寂寞空庭",身处卑微,但却也始终勇于与命运对搏。她们虽蓬门未识绮罗香,却依然暗藏心中爱与诚。

休言女子非英物,今天的主角,她也曾是"男权"社会的迫害者,嫁入夫家多年无法生育,婆家残忍地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理由将她赶出家门。
原以为沦为弃妇的她会生活落魄,但命运眷顾了这个无辜的女性,它没有让任何一个善良的人受到委屈,她终究遇上了正确的人,婚后连生11子,成为令人敬重的"广东之母",她叫做莫秀英,是一个时代传奇的女性。
一婚遭抛弃莫秀英的祖籍是广州人,祖上原本是有钱有势的地主家庭,家境殷实,但是到了莫秀英这一代的莫家,家底大不如前,家里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莫家姐妹众多,莫秀英在家排行第五,又称她五小姐,虽然被称作"小姐",但是莫秀英在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长辈们重男轻女,在家中的莫秀英并不受重视,因此她从小便跟着外婆一起生活。

家境的困难并没有打垮莫秀英,而是让她早早的就担起了帮衬家里的责任。儿时的莫秀英懂事乖巧,为了补贴家用,莫秀英早早的就拜师学艺,跟着师傅学习戏曲,并将每次登台演出的微薄收入都交给家中。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么,穷人家的女孩也会被早早的嫁人。莫秀英十四岁时,外婆为她寻得一门亲事,对方正是在当地颇为有名的富绅李氏家族,李家显赫的北京让莫秀英的父母很是满意。
在当时的社会里,爱情对于莫秀英来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合适的人成亲是理所应当之事。于是,年轻的莫秀英嫁进了李家,成为李家的媳妇。
在大多数人看来,莫秀英嫁进李家是天大的好事,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是只有莫秀英自己知道,自己在李家的日子并不好过,那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藏着无尽的悲哀。

一方面,莫秀英的丈夫脾气暴躁,嗜赌成性,每次输了钱回到家就对妻子大打出手;另一方面,莫秀英嫁进李家多年,却没有为李家生下一儿半女,久而久之,不仅公婆对莫秀英极为不满意,对媳妇冷言冷语,尖酸刻薄,就连李府上下的佣人也对莫秀英指指点点。
就是在这样的夫家,莫秀英一直活在忍耐之下。
终于,在婆婆的挑唆下,丈夫决定一纸休书将莫秀英扫地出门。或许对莫秀英来说,离开夫家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但是被夫家赶出门的莫秀英却面临着进退两难的生活,夫家一定是回不去了。自己的娘家本就穷困贫苦,自己的到来会加大这个家庭的负担,于是为了生存,莫秀英不得不沦落风尘。凭借着自己美貌以及早年学习的戏剧,莫秀英一时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花魁。

成为花魁的莫秀英变成当地的知名人物,许多达官贵人纷纷捧场某秀英,只为见这位花魁一眼。其中也不乏一些权贵向莫秀英抛出橄榄枝,表达了想迎娶莫姑娘进门的想法。
但是莫秀英心里明白,这些人不过就是觊觎自己的美貌,图一时新鲜。况且经历了第一段婚姻的失败,莫秀英并没有从那段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她不想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于是拒绝了那些上门提亲之人。
直到一个叫做陈济棠的男人出现。在当时向莫秀英示好的众多达官显贵中,陈济棠的身份并不高,只不过是区区的一个排长,但是敏感如莫秀英,在看过这么多异性中,莫秀英感受到了陈济棠的与众不同,也看到了陈济棠的能力和作为,她坚信陈济棠早晚会有一番作为。

陈济棠的出现终于让这位流落风尘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渴望,于是毅然与陈济棠成亲。成亲后,莫秀英也尽全力做到妻子的本份,丈夫陈济堂在外打仗时,莫秀英操持着家中的一切事务。正如莫秀英所想的那样,陈济棠的事业风生水起,最终成为了一位冉冉升起的新贵"南天王"。
然只是陈府的小妾,但陈济棠对莫秀英十分宠爱,而莫秀英也没有辜负陈济棠的这一份厚爱,将家中一切事务打理的妥妥帖帖。作为一名妻子,莫秀英为陈济棠先后生下了十一个子嗣,与第一次婚姻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陈济棠的原配夫人过世后,陈济棠将某秀英变成了自己的正房妻子,二人相爱如初,过了一段举案齐眉的幸福时光。
随着陈济棠的官职越来越高,他免不了要出席一系列的活动,而陪在他身边的永远都是莫秀英。生活好起来了,莫秀英也时刻想着要回报社会,常常提醒着丈夫要多多行善。莫秀英常常帮助当地的百姓,他的善举感动着人,百姓们纷纷为她建立"秀英码头",就是为了感谢这位百姓心中的大善人。

幸福的日子总是美好短暂,转瞬即逝,莫秀英在她四十七岁那年永远的离开了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她惦念的孩子们,陈济棠悲痛欲绝,七尺男儿泪流满面,并写下了"今生最惨丧贤良,夜半孤灯写悼亡。半世救人难自救,可怜儿女梦哭娘"的悼文。痛失挚爱的陈济堂是痛苦的,但是他与莫秀英相守的日子一定是幸福难忘的。
莫秀英的一生守着三从四德,同时也守着自己的初心与爱情。在那些封建的日子里,莫秀英从来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也不是最后一个,但是那些糟粕的思想,迟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如莫秀英般,幸福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心存善念与期待,则定能与美好相遇。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