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区记录到24种蝴蝶29种蜻蜓!奥森最扎堆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1 13:00:20

今天,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园林绿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和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0.8,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生态涵养区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优良;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和平原区EI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此外,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持续推进,2023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2906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辐射到了中心城区。

为了摸清“家底”, 自2020年以来,本市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2023年,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7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与水生植被等类型,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136种,调查记录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持续增加,其中,中心城区记录到23种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持续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得到优化。

2023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2906种,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6895种。

生态环境好不好?小动物们的出现最有发言权。以蝴蝶和蜻蜓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干扰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是国内外常用的指示物种之一。2023年,在中心城区记录到24种蝴蝶和29种蜻蜓,分别约占全市调查累计记录的24%和36%,这表明中心城区整体生境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状况健康。尤其是这一年在天坛公园记录到13种蝴蝶,是蝴蝶在核心区最重要的栖息地;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记录到16种蝴蝶和24种蜻蜓,是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