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往上走水耗向下降太原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三年下降两成多

太原日报 2024-04-02 08:21:47

本报讯 从市城管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近日开展的“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了解到,在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双增长的情况下,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严管理、提效率,全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以较低的用水增速支撑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7.14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4.6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27立方米——后两项数据分别比2020年下降24.31%、46.87%,在全省排名前列。

作为一座严重缺水城市,太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47.5立方米,约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6、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4。近年来,在全市十县(市、区)率先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域的基础上,市城管局等单位大力开展公共机构节水载体创建,并通过专项宣讲、交流调研等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创建节水型社会。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校园、小区)166个,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到38.68%,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18%,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到15.02%。2021年至2023年,我市共计完成创建节水型机关49个、节水型事业单位87个。在推动重点监控用水户节水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业领域节水载体创建,去年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处,创建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1处,千亩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1处,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286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0.65万亩,建立完善了农业水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灌区工程自动化管控和精准化计量。

中水回用,正在为城市“解渴”。据统计,全市六城区已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达108万吨,其中33万吨再生水被回收利用。位于晋阳污水处理厂的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将处理后的污水变成高品质且水量充沛的再生水,通过太原再生水2号晋阳泵站,沿滨河西路南延和开南路再生水管线,输送至清徐经济开发区各用水企业。该项目投资金额达到5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再生水利用标杆示范工程。项目一期日供水量可达到6万吨,二期可达到每日9万吨,通过采用超滤加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出水水质堪比纯净水。

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让节水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普及防止“跑冒滴漏”知识,鼓励大家使用节水器具,并学会循环利用家中水资源,汇聚起节约用水的强大合力。(任晓明)

短 评

精打细算 用好每一滴水

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一个“精打细算”,一个“从严从细”,解锁了各行各业节水增效密码。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太原而言,节水尤为重要。

这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也是人人可为的小事。据测算,一个水龙头一秒钟漏一滴水,一年便会浪费掉360吨水。如果任由“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那么就将造成触目惊心的水资源浪费。拧紧水龙头,等不得、拖不了;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对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算清“精细账”,过好“紧日子”,我们省出的“大账”,或将为这座城市的长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太原日报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