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反向法则:太用力想成功,小心沦落失败!

每日看点推送 2019-05-07 16:22:23

假设有人一心认为自己健康欠佳,他逼迫自己接纳一个好暗示,唤起健康的思维,并以意志力将这个思维铭印在无意识中,他的努力反而会令他完全清醒,招来惯常的联想──疾病。随后,他发现自己所沉思的与他的渴望正好相反,于是再度召集意志,重新唤起健康的思维,但因为此时他又比之前更清醒,所以联想也比之前更迅速有力。疾病的思维此时已经完全占满了他的心思,用尽所有意志力都无法驱离。事实上,他越是奋力,那种恶念就越强力掌控着他。

当意志与念头产生冲突时,念头永远占上风。当然,不仅在诱导性自我暗示上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发性暗示也是如此,用几个例子就能说明这点。一名网球选手正要打一场重要的比赛。他当然希望打赢,但也害怕自己输球。比赛那一天还没到,他的恐惧就已化为现实了。他紧张不安,“有点失常”。事实上,无意识正在创造最适合实现他心里那个思维(失败)的条件。比赛开始时,他的技巧似乎都弃他而去。他召唤自己的意志,试着逼自己好好打,绷紧每条神经,以重新找回昔日的敏捷身手,但所有努力都只让他每况愈下。他越是认真,就输得越惨。他所唤起的精力遵从的不是他的意志,而是他心里的念头;不是他赢球的渴望,而是凌驾一切的失败思维。

坐在考场里的年轻人有时也会有这种痛苦的经验。读完试题后,他们发现自己所有的知识不翼而飞,脑袋令人惊恐地一片空白,连半点线索也找不到。他们越是咬牙切齿,唤起自己的意志力,他所期望的念头就越是逃逸无踪。然而一离开考场,身心松懈下来之后,他们所寻找的念头又迫不及待地返回脑海──他们健忘是因为失败的思维先占满了脑海,运用意志只是成就了这场灾难。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意志不仅无法克服思维,而且只要意志发起反抗,思维就会制伏它,让它一败涂地──波都因称呼这条真理为“努力反向法则”。意志只有在与心里的思维和谐一致的时候,才能有效运用,此时意志会遵照主要人格的指示行动。当意志与思维和谐一致时,便没有内在冲突,没有用力和紧张的感受,只有协调而成功的进展;但假使意志是用来加强人格中的某个成分,而这个成分与人格的其他成分冲突时,这么做只会令分裂加剧,最后反而加强了我们想要推翻的那个成分。

在心智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之下,这种意志的运用只会增加冲突,消耗我们的生命精力,并且令我们变得虚弱无力。如果恐惧失败的念头萦绕着我们的心智,我们使尽所有力气非但无法克服,只会让念头更难以抗拒。事实上,用这种方法,我们会将微不足道的难题无限放大,直到变得难以征服。我们必须明白,只要我们心里盘旋着对失败的恐惧,一切努力都是白费。要有效运用意志,唯一的方法是以自信代替恐惧,平静期待成功,不带任何焦虑和忧心。在进行暗示时使力,本身就代表著有必须克服的障碍。有阻力,才会需要用力气来克服;因此,若我们试着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