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规模化养殖,在优化饲养管理中,怎样产出更优质的牛肉和牛奶?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05-16 05:10:02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及其相关产品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整个养牛业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得知,2021、2022年,我国的牛只存栏量分别为9817.25万、10215.85万头,牛肉产量分别为697.51万、718.26万t。

牛奶产量为3682.70万、3931.63万t,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养牛数量、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取缔小农小户饲养,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是大势所趋,也能够促进养牛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基于此,充分意识到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高、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于发展养牛业具有重要意义。

规模化养牛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规模定义得知,对于养牛业,其规定奶牛、肉牛规模化养殖量为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年存栏奶牛、年出栏肉牛的数量。

«——【·出现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肉牛、奶牛饲养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养殖场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效益。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牛分为不同的组别,如,根据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乳用牛、肉用牛及乳肉兼用牛.

根据生物学特点可以分为黄牛、牦牛、水牛等。每种牛群均有各自的特点,在养殖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而在我国,虽然规模化的肉牛养殖场、奶牛养殖场所饲养的品种较为单一,如肉牛场主要饲养西门塔尔、夏洛莱等肉牛品种,奶牛场主要饲养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在繁殖季节,通过人工授精等方式进行繁殖,不能保证使用的精液的品种及质量,导致存在引入其他品种的风险。

另一方面,在养殖中,一些养殖场也存在与本地其他品种的牛只杂交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养牛业所饲养的品种不纯正。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出现杂交乱配的现象,最终导致无法筛选出生产性能优良的牛只。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种层面,在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存在较为频繁的引种、跨区域运输牛只问题,这样就需要广大养殖户在引种方面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然而在生产中,由于饲养规模较大,引种运输程序较为烦琐,导致其往往忽视疫病防控,多数情况下做不到引种前、引种后的检疫、消毒、隔离等制度,造成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导致一些常见病较为多发。

政策层面,广大养殖户及工作人员,不能随时关注并及时学习国家关于疫病防控的相关政策。

材料显示,常见的牛病包括犊牛腹泻、流行热、牛结节性皮肤病、呼吸疾病综合征、血液原虫病等,若在养殖过程中不加以关注,极易造成牛只的伤亡及较大的经济损伤。

免疫接种层面,目前在规模化的养殖场,免疫接种制度相对完善,能够及时的进行接种,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经常使用同一种疫苗,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对接种后的效果未及时统计,对疫苗的保存、稀释等了解不清,仅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等,故导致接种后未取得预期效果。

药物使用层面,一些养殖场为了保证牛只的健康,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一些抗生素并且存在随意加大使用剂量的情况。

用药之后也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适当的休药期,导致药物残留积蓄在牛只体内,导致牛只出现耐药性,且严重时危及人类健康。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原因,导致进口饲草料价格的飙升,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禁牧政策的实施,导致广大养殖户必须全部进行舍饲,故最终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

随着养殖成本的增加,养殖场就会寻找一些价格低廉的劣质饲料来饲喂牛只,而往往忽略了其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否能够满足牛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甚至可能使用一些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在使用之前也未对饲料原料所含的营养物质进行检测。

这样就会导致饲料种类单一,未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使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致使牛只生长发育失调,进而引起营养代谢类疾病,降低牛只的免疫力、抵抗力以及生产性能。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饲喂发霉、变质、腐败的饲料,引起牛只消化功能紊乱甚至中毒,最终危及牛只的生命。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奶牛、肉牛产业中的育种机制还不健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展趋势·】——»

在肉牛方面,截止到2019年末,全国的种公牛站共计38个,可用肉用种公牛为2952头,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44个,核心肉牛群2万头。

肉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和牛、华西牛、安格斯牛等,虽然在不断地完善。

但是仍存在核心群数量少、品种登记不健全、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小、本土化品种选育不高、优良品种资源挖掘不足等问题。

日常管理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与猪、鸡等养殖业相比,我国养牛业防疫制度不健全,外来车辆、人员等不经消毒即可随意进出场区,为疫病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例如,河北某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未意识到严格消毒的重要性,导致消毒制度不完善,不能定期进行消毒,导致养殖场的牛出现生病以及死亡等问题,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而养殖场中不但要进行消毒,还要对消毒药物、消毒方式的选择,消毒频次等不清楚,增加了患病风险。

粪污处理问题,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饲养密度较大,一些情况可能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清除粪便或者是清除之后随意堆放。

未按照相关规定堆放在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滋生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利于牛只的生长。

解决措施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其主要目的是生产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牛肉、牛奶等畜产品,因此,一定要保证饲养牛只的品种优良。

一方面,不随意引种,尽量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保证牛只的优良血统。确需引种时,要引入与饲养品种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避免出现杂种牛。

另一方面,尽量使用本场区的种公牛进行配种,保证质量,严禁使用来历不明、遗传性能不稳定的。

曾经在河南某养殖基地,就因没保证公牛质量就进行盲目配种,导致整个养殖场出出现严重经济损失。

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繁殖计划,避免出现杂交乱配。要加强引种管理,非必要不引种,严禁从疫区引种,确需引种时,一定要做好产地检疫、进场隔离与检疫程序。

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避免相互推诿,然后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最新的相关文件,明确国家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的调整,做到心中有数,并应用到实践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着要加强免疫管理,由场区专门的兽医管理安排疫苗接种工作,并在接种之前,到地方兽医站咨询新疫苗的研发使用情况,避免一直使用一种疫苗,导致免疫失败,免疫后要对牛只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

发现无抗体或者抗体含量过低,的牛只时要及时进行补充接种。

要合理使用药物,兽医室应由兽医负责,对于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清晰的登记,包括使用剂量、次数、时间等,一方面是便于上级部门进行检查,另一方面是根据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休药期。

养殖过程中,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本区的情况调整饲料的种类,避免长途运输造成饲料成本的增加。

但是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对于新使用的饲料,要提前进行饲料营养价值、霉菌毒素、抗营养因子的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再进行饲喂。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饲料配方,确保饲喂后能够满足牛只的营养需要。

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对于劣质粗饲料,可以通过青贮、汽爆、氨化处理、碱处理等来提高其适口性及营养价值。

更换饲料时要给牛只一定的过渡期,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导致牛只食欲下降而降低生产性能,一般需要2周的适应期。

做好饲料的保存,将饲料存放在专门的饲草料库,定期进行驱虫灭鼠等工作,避免饲料腐败变质。

通过使用先进的育种技术,来培育适应我国国情、环境的奶牛、肉牛品种。常用的育种技术包括定向,改变牛只遗传物质的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学技术等。

北京郊区的某养殖基地中,就是结合精子和胚胎的冷冻保存、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不仅自己养殖基地中,牛的育种进程,通过培养热爱养牛业的专业人才积极投入到养牛业中来加强日常管理。

目前,我国养牛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工作环境封闭等问题,导致缺乏专业的、青年的管理人员投身其中。

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宣传,使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投身牛产业中,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人从事养牛工作,从而改善饲养管理制度较差的现状。

«——【·结语·】——»

目前,我国的整个养牛业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国家、政府、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养殖户可以通过纯化饲养品种、加强疫病防控。

科学搭配饲料、大力发展本土育种以及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等措施来进行改善,从而促进我国养牛业的长足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加优质的牛肉、牛奶等产品。

0 阅读:1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