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霍芬对煤田、铁矿及其他工业的勘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3-10-29 21:32:00
前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展,所以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应运而生。其中对于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的需求尤甚。“世界第一石炭国!石炭者,与国家经济消长有密切之关系,而足以决盛衰生死之大问题者也。盖以汽生力之世界,无不以石炭为原动力者,失之则能另机械悉死,快舰不神。

虽曰将以电生力矣,然石炭亦能分握一方霸权,操一国之生死,则吾所敢断言也。”“鲁迅的这段话足以表明煤炭在当时的重要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血与铁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上要更真实些”t。所以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调查的同时,对中国矿业,尤其是煤矿、铁矿的详细考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同时,他在考察中对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的运用与重视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煤田的勘查

其一,对山西煤田的勘查。

山西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种类齐全,开采历史悠久。煤炭储量大,分布广。煤炭资源遍布全省 88 个县(市、区),含煤面积5.7 万平方公里。总储量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居全国第三位。山西煤炭煤种全,质量好。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弱粘结煤、长焰煤、褐煤九大类。煤中硫分、灰分含量低,煤质优良。

山西是李希霍芬考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而在其考察中山西的重要性是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密不可分的,也正是由于李希霍芬的记述和渲染,使得山西煤炭资源的丰富性开始为世界所知。他还勘测了大同煤井的深度和形状、煤层的厚度、日产煤炭的数量和销售价格等。他提出开发山西煤炭,关键要解决交通问题。为此,他设计了从山西到河北以至港口的铁路线。他对山西省的煤田勘查记述有 11 处之多。

山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产煤地之一,从古至今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李希霍芬对山西煤田的勘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山西煤炭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开采历史的悠久,也可以对李希霍芬来华时期山西煤炭的赋存情况以及开采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二,对山东煤田的勘查。

山东省地处东亚大陆边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煤类多种多样,煤质优良,赋存条件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等接踵而至窥测山东的矿产资源。1869 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先后在博山、潍县、章丘、新泰、临沂等地进行煤田地质勘查。

其三,对河南煤田的勘查。

河南省也是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一,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含煤地层分布广,成煤地质时代多,煤层赋存条件好,煤类齐全,煤质优良,是中国华东和中南地区煤炭的主要供应地。河南煤田的分布大多在京广、陇海和焦枝铁路沿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河南作为中原地区,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供应地广,李希霍芬自然也对该省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勘查。李希霍芬所勘查的怀庆府,应指今河南焦作。另外,他所勘查的其他地区,有的至今也仍然作为重要的煤产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四,对河北和北京煤田的勘查。

河北省是中国开发利用煤炭最早的省份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易县燕下都的铸铁作坊遗址中有焦渣和炭渣。东汉时期,河北开发和使用煤炭即有详细记载。河北省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环渤海湾和北京、天津两市,运输方便,煤炭储量比较大,品种齐全,尤以炼焦煤比重大。

北京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发历史较早。古代,北京曾是全国煤炭开采规模较大、产量较多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煤炭工业进入辉煌灿烂的发展时期.曾成为全国十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早在 1762 年,清朝就曾经对北京西山煤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有煤窑 750 座,内近京西山一带 80 座,宛平 450 座,房山 220 座其中在开煤窑 273 座,采煤工艺为手镐创挖,人力背拖筐篓、口袋运输,油灯照明,以自然或人工通风、排水。

对铁矿的勘查

“近代冶铁工业是大机器工业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优质的钢铁,各个工业部门所需要的机器就无从制造。”四” 因此,李希霍芬在考察过程中,也对一些地区的铁矿进行了调查。在其宏著《中国》以及《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中对山东、山西和奉天的铁矿也有所描述,并对治铁的方法及运输方式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其一,对山东铁矿的勘查。

李希霍芬在考察过程中对山东博山的铁矿进行了勘查,他详细考察了博山铁矿的生产技术、制造厂所以及生产所用的原料、铁的用途等。他记述道:博山也有铁工厂,只是仅仅制造铸品,用旧铁,另加来自山西的生铁。使人注意的是博山的煤层中少有铁矿。铁矿最多是在坑壁的石灰石和白云岩中。

黑的板石里有粘土质的球形铁矿,但为数不多,而且含量有限。充作颜料用的绿矶和红氧化铁的生产是可观的。原料是用黄铁矿,这在个别的煤片中所在多有,作放射体的形状。它在空气中被氧化了,并用灰汁浸洗过,灰汁则经过蒸发被收集到大罐之内。通过结晶制出的作饼状的绿矶被烧成氧化铁,应用到绘画和陶器制造上面。一切操作都是在室外进行,在极老式和肮脏的方式之下,制造场所位于住宅区之中。

其二,对山西铁矿的勘查。

李希霍芬对山西凤台县(晋城县)、泽州和潞州的铁矿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并做了精细地描述。对于熔铁厂的建立、熔炼技术与过程也都有详细的考察,并对当地路况、铁制品的运输也十分关注,并且对山西铸铁及熟铁的产额也有估计。

其三,对奉天铁矿的勘查。

在对奉天(即辽宁)铁矿进行勘查的过程中,李希霍芬同样对奉天的冶铁技术进行了描述。“170 个耐火陶上制成的圆柱形的桶子,每个 4英尺高,8 英寸宽,堆积起来,充填上敲碎了的矿石和木炭二者的一种混合物。桶和桶之间的空间塞上焦煤,或者分散在堆塌的周围和上面,成为一堆。然后全部燃着,并用一个风箱吹风。炼出的生铁还要送到一个小型高炉里重练一次,就成为铸铁。再经过一次老式的精炼过程,就得出锻铁。”

用堆塌炼生铁的方法与山西是相同的。1870 年左右,赛马集西北 50 公里小市的地方,即现在本溪湖新式铁厂的所在地,当时也有土法炼铁[20146从李希霍芬对山东、山西和奉天铁矿的勘查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对技术手段的调查,并且在勘查过程中运用西方科学思维进行思考与描述。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撞,并且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创新的思维方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其他矿产及相关工业的勘查

岩石作为非金属矿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很久以前就发现,山东博山县附近的岩石经研细并用硝酸钾烧假之后即成玻璃。对于玻璃这种矿产工业品,李希霍芬也有记述。

博山县是我到现在所遇到的工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因为这里拥有优良的矿坑,并生产出出色的煤,所以这里很早就已经产生了各种工业,经过若干世纪,这些工业发展了下来。因为中国没有专利制度,所以有些技术的秘密就由发明者的家族作为一种专利继承下来。玻璃制造就是其中之一。

19 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对专利制度已经有了重视,李希霍芬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的考察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这种思想进行考察,这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直到 1980 年中国专利局才成立。

博山县烟神镇,这是我在中国迄今所见到的最大的工业区。我们在路上遇到悠长的装戴着煤,焦煤、陶器、烟草谷物,包装的货品(大概是玻璃) 等等的小车行列。在 1小时内,我数过只是载煤的小车就有 65 辆在当时没有现今的机器测量的情况下,李希霍芬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计算载煤车的数量并对煤的运量进行估计,充分显示了他在调查过程中的细致以及对技术方法的运用。

李希霍芬对中国各地矿业的勘查,尤其是对煤矿、铁矿和其他矿产及相关工业的记述充分显示出了他勇于实践的品质。由实践到认识,需要切实的行动,更需要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这一方面,李希霍芬的行动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在考察过程中,他对于技术手段和科学思维的运用和重视,也需要引起相应的关注。

0 阅读:91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