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离任中书协主席后,书法界出现商业化趋势

书法艺堂 2024-05-22 11:29:01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的高雅修养,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逐渐步入商业化。启功先生不再担任中书协主席后,一些掌握权力和话语权的人,利用其影响力,将书法艺术转变为一种盈利手段,甚至有人视其为一种赚钱的机器。

中书协最初是一个民间书法交流的非营利组织,成员们以对书法的纯粹热爱来传承和推广这门艺术,他们本身在其他领域也各有成就。启功先生继任第二届中书协主席后,以其学术造诣和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为书法界树立了榜样。

与当代书法家们争相加入书协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启功先生成为中书协主席的过程颇为特殊。据他本人回忆,舒同先生卸任后,书协开会讨论继任人选。当时启功先生身在外地,并未出席,但与会者们一致认为他德才兼备,是中书协主席的最佳人选,因此他被推举为主席,可谓实至名归。

在舒同和启功先生担任中书协主席期间,书法界保持着清静,没有受到商业化的侵扰,正如当下流行语所言:'没有交易,就没有损害'。然而,启功先生离任后不久,这种良好传统便被打破,书法界出现了新的'游戏规则'。启功先生曾幽默地形容:'书协主席这个职位就像个茅坑,谁愿意坐就让他去坐。'

在启功先生隐退后的一二十年间,中国书坛逐渐演变成了名利的角逐场。一些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自定润格价格,并不断推高,引发了一波效仿浪潮。为了掩盖自己在学术和专业上的不足,他们与所谓的“专家”合谋,提出了“书法是纯粹的艺术,与文化无关”的谬论,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书法界出现了一种表面的繁荣景象,却伴随着对传统和汉字的戏谑与亵渎。为了维持某些人利益的持续增长,他们不断抬高作品价格,使得中国传统书法逐渐沦为类似西方抽象艺术的境地。这让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感到痛心疾首,他们哀叹:“中国书法的精髓正在被摧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界的乱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我们期待新任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女士以及真正热爱书法的人士,能够共同努力,纠正乱象,恢复书法界的纯净。欢迎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

1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