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向美联储出手,但他真的可以开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吗?无奈狂怒的特朗普,他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周四一天之内,特朗普连发三条怒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推文——表示鲍威尔行动迟缓,亏欠美国,操弄政治,离职越快越好。
那么身为总统的特朗普,却不用行动,让鲍威尔被开除了呢?
因为,他现在做不到。但有可能做到,美联储是美国国会设立的独立机构,虽然总统有提名权,但却先需要经过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审查,然后经过参议院全体投票通过,才会在宣誓之后,被总统正式任命。
而讽刺的是,鲍威尔就是在2018年由特朗普提名,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投票通过,并再由特朗普正式任命的。

像鲍威尔这样,由特朗普任命但却跟特朗普作对的人,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有很多,例外的例子,就是前白宫医疗首席顾问福奇,前国务卿蓬佩奥,前国防部长米勒,而这些人的背后,则是两党建制派。
所以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不仅完全弃用甚至辞退政府内的民主党建制派官僚,甚至就连共和党建制派的人选,也没有任用,任命的第一要求就是忠诚。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赫格赛斯以退役少校军衔,出任了美国国防部长。
然而任命鲍威尔成为美联储主席容易,想要将他辞退却难了。
因为美联储主席在四年任期内,总统无权开除美联储主席,除非参议院发起弹劾,并得到三分之二的投票支持,而现在国会参议院内,共和党只有53个席位,距离弹劾过关的60票,相差甚远。

所以,特朗普虽然连发三推,但其实对鲍威尔缺乏实际威胁,不过,如果特朗普能够说服联邦大法院里的六位保守派法官,推翻“汉弗莱遗嘱执行人诉美国案”,那么特朗普就将获得罢免。
立法、司法分支联邦高官的权力,而美联储主席就是立法分支之下的联邦高官,但对于特朗普来说,鲍威尔离职与否,其实不是特朗普的根本目的。
特朗普真正想要的是美联储降息,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关税战必然推高美国通胀,虽然他在周三表示,关税虽然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所有美国商品却都在降价,这其实只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3月份,美国通胀率下降0.4%,为2.4%,但特朗普的关税战却是从4月2号发起的,也就是说,统计数据跟现在的美国通胀情况,脱节了。

而在特朗普坚持关税战的情况下,美国商品价格必然会因为关税成本的剧增,有所增加。
在最新的《经济学人》民调里,特朗普的4月第二周支持率已经下降到了42%,较4月第一周继续下降1个点,比1月份时,下降了14个点。
所以,特朗普其实承受着巨大的民意压力,所以,他迫切的需要美联储降息,这样大量的资金涌入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就业需求,工资就会上升,再加上效率部的削减努力、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就能覆盖一部分关税带来的通胀上升。
但鲍威尔在周三芝加哥经济俱乐部的讲话中,却坚守立场,拒绝在通胀上升的情况下,选择现在降息。
事实上,对于特朗普来说,联邦大法院推翻“汉弗莱遗嘱执行人诉美国案”,加强总统权力的可能性太小,而且最快也要拖到五月份去了,特朗普的真实意图,还是在进行“预期管理”,试图利用白宫施压,影响美国经济。
甚至还存在甩锅的意图,美国政治新闻网,援引匿名的白宫盟友的说法,表示——“特朗普周四上午的言论,与其说是试图立即罢免鲍威尔,不如说是试图让这位美联储主席进退失据,让他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困境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