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军舰能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为什么苏伊士运河不行?”——特朗普一句轻描淡写的社交媒体发文,瞬间点燃国际舆论。
短短两个月内,巴拿马政府从强硬抵抗美国到悄然妥协,不仅终止与中国合作,更向美军敞开大门。而尝到甜头的特朗普,野心已不止于此。苏伊士运河、全球航运命脉、中国海外利益……一场围绕“航道霸权”的暗战正悄然升级。这场博弈背后,谁在获利?谁将沦为牺牲品?
1. 从“一带一路”到军事协议:巴拿马为何突然转向?2月初,巴拿马总统科尔蒂索访美后,突然宣布退出与中国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对中企运河资产启动审查。4月,美国防长奥斯汀到访,双方签署军事谅解备忘录。尽管巴拿马强调“不损害主权”,但美方放风“重新驻军”的试探未遭反驳。
关键点:
巴拿马运河年收入超30亿美元,中国是其第二大用户。中断合作意味着什么?
美军若重返巴拿马(1999年撤军),将直接控制这条连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水道”。
2. 特朗普的“低成本征服”:外交施压+利益诱惑消息人士透露,美国仅派出副总统卢比奥和防长奥斯汀两次访问,便让巴拿马让步。特朗普政府未费一兵一卒,却可能重获运河控制权。美媒直言:“这是特朗普‘夺回全球资产’计划的首场胜利。”
1. 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价值
全球12%贸易量经此通行,埃及年收入超70亿美元。
2021年“长赐号”搁浅事件曾导致全球航运瘫痪,凸显其脆弱性。
2. 特朗普的“免费通行”逻辑:霸权还是讹诈?26日,特朗普在社媒宣称:“美国军舰和商船应免费通过巴拿马和苏伊士运河。”此言一出,埃及政府愕然。分析认为,特朗普意图复制巴拿马模式:
军事威慑:美国第五舰队常驻中东,埃及依赖美援。
经济捆绑:埃及正寻求IMF贷款,美方或以此为筹码。
专家警告:若美国免费通行,其他国家必然效仿,运河收入锐减将重创埃及经济,甚至引发地区动荡。
1. 美国对华“航道围堵”已露端倪
近期,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船位费”,单次通行成本飙升百万美元。
控制巴拿马、施压苏伊士,下一步可能是马六甲海峡或霍尔木兹海峡。
2. 中国如何破局?
中欧班列:陆路运输替代部分海运。
北极航道:气候变暖下,俄罗斯主导的北极航线或成新选择。
海外港口布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提供避险支点。
1. 巴拿马的教训:主权换短期利益是否值得?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独立并永久控制运河,直至1999年归还。如今,巴拿马再次让步,恐重蹈覆辙。
2. 特朗普的“海盗逻辑”会否颠覆国际规则?“免费通行”实质是单边霸权。若美国成功,全球航道或将陷入“丛林法则”:强国免费、弱国买单。
特朗普的“运河野心”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重构全球秩序的一环。从巴拿马到苏伊士,从关税到航运,小国的每一次妥协都在助长霸权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