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局动荡延续,未来走势值得关注。据《环球时报》4月24日的报道,韩国全州地方检察厅以涉嫌受贿的罪名,对前总统文在寅提起公诉。检方指控文在寅在其 执政期间,通过其女儿文多惠及其前夫徐某,收受了泰国易斯达航空公司的“变相贿赂”。文在寅被提起公诉,在形式上,标志着历任韩国总统必遭起诉甚至坐牢的“青瓦台魔咒”延续,在本质上,却可能涉及到韩国的政党恶斗与大位争夺。
一方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文在寅之所以在卸任后被起诉,的确是因为在某些细节问题上被人抓住了把柄。比如说,前共同民主党议员李相稷是易斯达航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文在寅在2018年任命李相稷担任韩国中小企业的理事长后,李相稷公然安排文在寅的女婿、毫无航空业背景的徐某担任公司高管,这就形成了“利益输送”,等于是,我安排你,你安排我女婿,这在政商界并不鲜见。
另一方面,韩国检方的确沦为了政党恶斗的工具。如果说文在寅被起诉,是韩国检方“公事公办”,那么对于前韩国总统尹锡悦妻子金建希的股价操纵案,韩国检方为何却“轻轻放过”、“宽松处理”?为何对金建希“收受名牌包”的调查力度远大于“股价操纵案”?这难道不是“避重就轻”,“掩人耳目”吗?难怪韩国民众认为检方是“选择性执法”,对此深表不满,集结起来为文在寅“喊冤”。
那么,韩国检方为何要在此时对文在寅提起公诉,将其送入大牢的几率有多大?先说结果吧,就目前来看,文在寅进去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检方指控文在寅通过其女儿、女婿变相收受的所谓贿赂并不大,至于2.23亿韩元,大约110万人民币;另一方面,至今为止,检方也没拿出文在寅“拿钱”的直接证据,只是暗示其通过亲属间接获利,而法律界普遍认为这样的“有罪推定”缺乏直接证据。
至于韩国检方为何要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文在寅提起公诉,这可能与尹锡悦下台之后的韩国政局有关。4月4日,因擅自发起政变,非法调动军队、违反戒严法等罪名,尹锡悦被韩国宪法法院弹劾罢免,结束了其总统任期。按照韩国宪法,在总统下课之后,韩国需要再60天内(也即6月3日前)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换言之,目前韩国政坛正在进行总统大选前的“前哨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作为推翻总统的最大功臣,共同民主党的李在明优势明显,以46.1%的支持率领跑,而尹锡悦所在的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却陷入了激烈的内斗。前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前大邱市长洪准杓、现任代总统韩德洙都有意参选,但他们的支持率均不到10%,只有韩德洙的支持率达到了10.6%。很显然,现在国民力量党无法和共民党竞争,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在寅被提起公诉了。
文在寅是共民党前党首,也是李在明的领路人,对文在寅进行公诉,一来,可以提振国民力量党的士气;二来,可以转移韩国民众对尹锡悦的不满,缓冲执政党的选情;三来,自然就是打击共民党的支持率,看看你们的前总统,原来是个“贪污犯”。因此,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明知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韩国检方还是起诉了文在寅,送进去自然更好,送不进去,也能打击李在明,打击共民党。
按理说,韩国检方应该“司法独立”,不应卷入政党斗争,但即便是在号称民主、法制“最健全”的美国,其司法部门或多或少都会卷入政治斗争,更何况是财阀统治的韩国呢?至于韩国检方之所以更倾向于国民力量党,而不是共民党:
一来,是因为韩国检方长期都是保守派的政斗工具,而国民力量党属于保守派,共民党属于进步派,像尹锡悦、李明博等保守派领导人皆出身检察官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检方机构更是成为保守派清算进步派的主要力量。
二来,韩国检方也好,政党选举也罢,其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韩国财阀,一旦处理涉及财阀的案件,检方的“倾向性”更为严重,比如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被起诉行贿罪,但只判了2年缓刑,“量刑畸轻”,被批“财阀保护伞”。
三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国对韩国检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比如说,美国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国际共和研究所等机构,资助韩国保守派智库和媒体,间接影响检方的政治倾向。而李在镕之所以被严重轻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维护美国资本利益”,因为美国资本与韩国财团是深度绑定的,后者其实也只是“高级打工人”。
有人可能说,韩国是美国的半殖民地,其政党虽然各异,难道手心手背不都是肉吗?还真不一样,韩国保守派力主亲美疏中,对朝鲜持强硬态度,更符合美国的利益;而进步派主张改善朝韩关系,奉行对华务实的外交政策。所以,如果说韩国检方是根“大棒子”,美国肯定是要(通过财团、智库)掌握在手里,以重点打击进步派,从而掌控韩国政坛,让韩国充当美国的炮灰,尹锡悦其实就是美国的傀儡。
现在韩国检方再次对进步派出手,其实就是不希望对华友好、对朝务实的进步派上台,尽可能的搞破坏,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在明入主青瓦台的可能性很高,一旦共民党执政,中韩关系相信会得到显著改善,美国想要捆绑日韩,将其作为介入台海战争的炮灰,恐怕就不会得逞了。#韩国#\u0002#韩国文在寅新闻#\u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