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街小巷挂满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年货的香气,我们便知道,年,越来越浓了。而在这盛大的春节庆典中,除夕夜无疑是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时刻。它不仅是旧年的结束,更是新年的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祈愿。那么,关于除夕夜的来历和风俗,你又了解多少呢?

关于除夕夜的来历,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 “年”,它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人们为了躲避 “年” 兽,每到这天晚上,都会早早地把家门关好,不敢睡觉,坐等天亮。有一年除夕,一个乞讨的老人告诉大家,“年” 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人们纷纷在门上张贴大红纸,燃起篝火,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年” 兽看到这场景,吓得转身就跑。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个习俗就逐渐流传下来,形成了如今的除夕夜。
除夕夜的风俗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除夕夜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一家人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中,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晚餐。年夜饭的菜品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特殊的寓意。比如鱼,象征着 “年年有余”;鸡,寓意着 “吉祥如意”;汤圆,代表着 “团团圆圆”。一家人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除夕夜,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承的特殊时刻,以其独特的来历和丰富的风俗,成为了我们心中最温暖、最难忘的记忆。它不仅是一场家庭的团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