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血封草”,效果不输三七,可惜被当成杂草而不受重视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20 22:18:32

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把血液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其中及时有效止血是必备技能和应急手段,中西医各有千秋。

中医止血止血方法主要有4种:化瘀法、收敛法、凉血法、温经法,主要靠内服药物或外敷包扎,最常见常用的手段是化瘀法,止血药物多见于大蓟、槐花、蒲黄、茜草、白芨、紫珠、艾叶等,但其中最为民众所熟知的,是三七。

三七又叫田七,著名的止血药、化瘀药、消肿药、镇痛药,只要与瘀、血、痛有关的病症,它都能帮上忙。而且,三七还是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的主药,云南白药是我国仅有的2个“国家级中药保密品种”之一,是伤科圣药、中药瑰宝。

在民间,长期有服用三七粉防血栓、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习惯,一旦有小伤口意外流血,三七可用来止血急救,很多家庭都备有一点用来应急。

其实,中医还有另一个功效不输三七的草药,不过名声与三七相比,有天壤之别,它叫“藿香蓟”。

藿香蓟与中药材藿香的名字很相似,其实它们没有任何联系,藿香蓟是止血化瘀药,藿香是化湿止呕药。藿香蓟和三七是同门药材,大家都是止血为主业,功力相当,但名气相差太大了。

三七经过历代中医名家的摸索,至少有5种著名配伍,如:

李时珍认为三七是“金不换”,是军中金疮要药,用米汤+三七,可治吐血、衄血、痈肿。

傅青主认为三七是“气血双补神剂”,用当归+黄芪+三七+桑叶,可治血崩、小产等急症。

陈士铎认为三七是“全身上中下血之补药”,用白芍+大黄+大蓟+三七+红花,能治跌打损伤和散瘀。

叶天士认为三七可“补虚泻实”,达到阴阳平衡,用茯苓+茜草+扁豆+三七,能治咳血、胃出血和暑热。

张锡纯认为三七可应对各种出血急症,用山药+黄芪+三七+金银花,能治便血、胃脘痛等。

由于这些名家代表了较高的中医水平,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三七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

与三七相比,藿香蓟就低调很多了。

三七是中国籍,藿香蓟是“外来户”,它原产于中南美洲,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传入我国,最早记载藿香蓟的文字是在1861年,起初生长在广东、福建等开埠之地,慢慢扩大到南方各省份和山东、河北。

2016年,藿香蓟被我国认定为第四批“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可见它环境适应力强,繁殖力快,有一定的生态危害性,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并不是。

藿香蓟又叫南风草、胜红蓟、白花草、咸虾花、一枝香、山羊草、猪粪草等,因其气味独特,有的地方叫“臭草”。老一辈最熟悉的名称是“血封草”,意思是“见血即止”,止血效果很好。

在中南美洲,藿香蓟是当地的“止血灵药”、“消炎必备药”,多用于捣烂外敷。传入我国后,其止血和消炎的功效没有弱化,还经历了实践检验。

藿香蓟(血封草)传入我国的时候,正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历史的开端,频繁战火让生灵涂炭,百姓贫困不堪,缺医少药是常有的事。偶然机会,患者外伤就近使用藿香蓟,效果比较好,慢慢就被记住了,也成为铃医药箱常备药材。

藿香蓟(血封草)在南方田间地头、山野荒坡很常见,过去身体受外伤,或牲畜受伤,用藿香蓟就能止血化瘀消肿,而且还发现对发热、咽痛、腹泻、中耳炎、结石、痛经、肠胃炎、湿疹、脓肿等有效果,是草药的多面手。

中医认为,藿香蓟(血封草)味辛、微苦、性凉,以鲜草或晒干入药,全株可用,内服外敷均可,是清热降火药、止咳感冒药、消肿止痛药、化瘀止血药。

藿香蓟入药多见于:以1两鲜草或0.5两干草熬煮内服,可化瘀止血,收敛止血,凉血止血,或以1—2两鲜草捣烂敷于患处,血流即止,所以得名“血封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藿香蓟含有高浓度的挥发油、甘露醇、黄酮等成分,其挥发油含有凝血成分,还能抗菌、消炎、镇静、镇痛。只要使用量达到浓度,就可以迅速发挥止血急救作用,

不过,与三七名声响亮相比,藿香蓟更多显得默默无闻,不入中药主流,而且有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没有种植难度,自然谈不上“稀缺性”,卖不上好价钱。藿香蓟多见于民间医书和偏方,如《福建民间草药》、《广西中草药》、《泉州本草》、《云南中草药》等等。

与三七相比,藿香蓟(血封草)止血急救功效并不弱,但有三个“硬伤”,影响了它的名气:

1、出身不好,三七是根正苗红,藿香蓟外来的身份,确实比较尴尬。

2、历史不长,三七在我国药用史超过千年,但藿香蓟还不到两百年。

3、使用不广,三七有民众口碑、有道地药材、有中药品牌,有宣传路径,藿香蓟只在民间小范围传播,使用力度上很难与三七相比。

藿香蓟作为止血急救药,功效受到老一辈肯定,或许它的植株里,藏着很多医学未知的秘密。

1 阅读:6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