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狂飙》里面,黄老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他是地地道道的京海人,曾经在京海工作多年,后来调任临江省城,在组织部主持工作多年,成为位高权重的耄耋老者。
在我们身边,也总有这样一位乡贤士绅,满身都是黄老的影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们在年轻时飞黄腾达,早早的年纪背井离乡,后来又身居高位,在省城叱咤风云,成为父老乡亲们有口皆碑的大人物。后来,他们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垂垂暮年叶落归根,依然不乏影响力。
黄老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缩影,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当隐士文化遭遇黑恶势力的侵袭,黄老寄居在高启强开办的高档养老院里面,就显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黄老和高启强的默契
八年之间,黄老在养老院颐养天年,高启强分文不取,甚至还事必躬亲,经常来为黄老打理那些花花草草,而当年准允唐小龙减刑出狱的陈丰,也在养老院安度晚年。
试问,黄老如果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陈丰如果没有权力寻租,高启强会将两人像菩萨一样供奉在养老院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原著小说《狂飙》里面,这么写道:
黄老随口问道:“那个唐小龙跟你交情很深?”高启强叹口气:“交情不深的话,我也不会把白金瀚给他。处了几十年,不是亲戚也处成亲戚了。”
黄老点点头:“皇帝也有三个穷亲戚。你在旧厂街那种地方长大,难免认识几个坏朋友,政治也讲人情,不重感情的人,不可交。在养老院住了这么久,我也想出去走走,换换心情。”
高启强拉虎皮做大旗,利用黄老作为牌面人物虚张声势,黄老投其所好,在养老院享受免费的高档服务,两人心存默契,若论黄老真的为高启强带来了什么实际利益,倒也未必。
黄老是一只老狐狸,颇有几分老顽童的风采,而高启强深谙人性,懂得借势营销,两人英雄惜英雄,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直到督导组的到来,打破了这样一种平衡。
二、黄老对孟德海的忧虑
赵立冬是在任者,作为京海市的二把手,也是实际主持全面工作的掌权者,他主动放下身段,来到养老院拜谒黄老,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当然明白,黄老作为孟德海的舅舅,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黄老也是心领神会,他后来主动召见外甥孟德海,直接了当地表示:再也不要和赵立冬拽胳膊扯腿了,相互拆台只能是两败俱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一线生机。
黄老长年身居高位,消息灵通,临江省城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比任何人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赵立冬认为督导组进驻京海是只刮风不下雨,黄老却深感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电视剧《狂飙》的开头,李牧代表最高层的决心,出席临江省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会议,黄老大半生浸淫官场,他当然明白其中的深意,原著小说《狂飙》记载:
高家大厅里,高启强看着被黄老送回来的“人民公仆”。他明白,黄老不想再和他有什么牵连了。孟德海被抓让老黄头害怕了。于是,高启强也做起了两手准备,把钱转移到国外,继续和指导组缠斗,斗得赢最好,斗不赢,跑。
黄老非常善于观风向,他尽最大程度挽救孟德海一家人,但是孟家人的姑爷杨健出事后,黄老眼见回天乏术,无力回天,干脆和高启强一刀两断,主动划清界限,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