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华肾脏病杂志》2024年第3期研究报告
昨天接诊了位58岁的李大叔,他满脸憔悴地坐在诊室里说:"医生,我查出肾功能不全,都怪我平时不注意,现在天天透析,苦啊!"像李大叔这样的患者,我一周能见到十几位。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却常被我们忽视,直到它罢工了才惊慌失措。据最新统计,我国肾病患者已超过1.3亿,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连自己有肾病都不知道!

王阿姨今年62岁,长期高血压,却从不当回事。前几天晚上突然浑身无力,呕吐不止,被家人送来急诊。检查结果让全家震惊:肾功能严重受损,需要立即透析治疗。
"我就是有点高血压,怎么肾就坏了?"王阿姨不解地问我。
肾脏是个特别"沉默"的器官,即使受损70%,身体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不适时,往往已是晚期。这就是肾病的可怕之处。

张医生是我们肾内科的主任,他常跟病人说:"管住嘴,肾脏少遭罪。"有次查房,他看到病人床头放着几袋辣条,当场变了脸色。
第一类:高盐食品是肾脏的"头号杀手"
咸菜、腊肉、方便面、榨菜、辣条等高盐食品会增加肾脏负担。一包辣条的钠含量相当于一天推荐摄入量的70%!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进而损伤肾脏微血管。

记得有位30岁的小伙子,自称"辣条达人",每天至少吃两包。三年后确诊肾病,医生问他饮食习惯时,他才恍然大悟。
第二类:含磷高的加工食品要远离
可乐、奶茶、加工肉类等食品含有大量磷添加剂。肾功能不好的人难以排出多余的磷,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

我的一位患者痴迷奶茶,每天必喝一杯,结果32岁就确诊肾功能不全。当我告诉他必须戒掉奶茶时,他眼泪都出来了。
第三类:高嘌呤食品是肾结石的诱因
动物内脏、海鲜、啤酒、浓肉汤富含嘌呤,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增加肾结石风险。

有位商人因为应酬多,几乎天天吃海鲜喝啤酒,40岁时突发剧烈腰痛,查出肾结石,手术取出的结石有花生米大小。
医生私藏的养肾好习惯,简单有效作为肾内科医生,我每天接触各种肾病患者,深知预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和同事们坚持的养肾习惯:
1. 控制蛋白质摄入不过量
肾病患者常被叮嘱少吃蛋白质,其实健康人也不宜过量。蛋白质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天摄入量为体重(kg)×0.8-1克。

我的午餐通常是一小碗米饭、两三种蔬菜和适量肉类,保持平衡才是关键。
2. 每天喝足2000毫升水
适量饮水是养肾最简单的方法。我在诊室放了个水杯提醒自己定时喝水,患者常笑称我是"喝水狂人"。

一位65岁的退休老师坚持每天按时喝水,肾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同龄人。她说:"喝水是我能控制的最简单保健方式。"
3. 不憋尿,定时排空膀胱
憋尿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长期憋尿还会导致膀胱肌肉松弛。
记得有位公交车司机,为了不耽误行程经常憋尿,结果患上了慢性肾盂肾炎。现在即使工作忙,我也会按时上厕所,绝不憋尿。
4. 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适当运动能促进肾脏血液循环,但过度运动会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增加肾脏负担。

我每周坚持3-4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45分钟,既不会太累,又能保持肾脏活力。
5. 管理好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肾病最常见的诱因。我们科室一位医生每天测血压,发现高于正常值就调整生活方式,20年来肾功能一直保持良好。

肾病不会突然袭来,而是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只是我们常常忽视:
晨起眼皮浮肿,不一定是熬夜导致,可能是肾脏排水功能受损夜尿增多,特别是以前不起夜,突然开始频繁起夜尿液泡沫多且久不消失,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现腰痛且按压不缓解,与肌肉酸痛不同莫名乏力,休息后仍无好转
李阿姨今年58岁,半年前开始感觉容易疲劳,她以为是更年期症状,直到体检发现肾功能严重下降才就医,医生告诉她:"如果半年前就来检查,或许不会发展到需要透析的地步。"
保护肾脏,从今天做起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而90%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毫不知情。
肾脏一旦严重受损,就很难完全恢复。透析不仅痛苦,还会极大影响生活质量,肾移植又面临供体短缺问题。

保护肾脏其实很简单:合理饮食、适量饮水、不憋尿、规律作息、定期体检。
昨天门诊时,一位恢复良好的患者握着我的手说:"医生,我现在终于明白健康的宝贵,希望更多人不要像我一样,等到肾脏受损才后悔。"
是啊,与其等到疾病找上门再去医院,不如从现在开始,给肾脏多一点关爱。健康的肾脏是幸福生活的基石,而保护它需要的只是一些简单但坚持的好习惯。
今天,就从一杯水开始吧。
透析就完蛋了。找中医师治疗能保好肾。
还有杨桃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