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谨记3分信陌生人,7分信熟悉人

懒散的梁十七 2024-04-01 20:35:02

大家好,我是十七。见字欢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同时期待您的关注👇

在单位里,三分信陌生人,七分信熟人。这是一个很多前辈去实践后总结出来的真理。

很多刚上岸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自诩学历高,经验足,看不上前辈总结的经验,觉得他们向自己谆谆教导的经验和真理是过时的,是没有价值的。

小李就是其中一个。小李毕业于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自诩自己学历高,知识渊博,打心底瞧不起单位里比自己学历低的前辈和同事,也不愿意听他们的劝诫,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意孤行。

有一次。小李主导市里的一个大型项目,由于资金稳定,获利比较多,很多商人都想获得这个项目的承包权。

根据国家政策,想要获得承包权就必须通过平台挂网竞拍,价低者得。所以,每个商人都想方设法知道其他商人的竞拍报价。

但是,所有公司的报价在竞拍前都已经提交到单位,并且由小李这个项目负责人单独进行保密保管。

小李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也知道竞拍过程中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因此也非常谨慎和小心。

那段时间,小李对于外来单位的人,都是敬而远之,不靠近任何人。

有一天,其他单位的某个同志来小李办公室找小李对接某些事物,那时候小李正好在比对各个公司竞拍等材料。

突然间,单位主要领导正好让小李去送一份文件。小李想,这个同事也是体制内的,也见过几次面,自己也是去送一份文件,花不了几分钟,就没有把各公司的材料收起来,直接出门去给领导送材料了。

等小李回来的时候,那个同事打了个招呼,就直接离开了,小李也没当一回事儿。

公司竞拍结果出来了,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小公司获得了承包权,其他公司都很纳闷。

根据常理,小公司是不会竞拍到的,因为他们成本高,竞拍价一般都很高。

有一次,这个公司的领导不小心说漏了嘴,在竞拍前他们已经知道了各个公司的竞拍价。

事发后,纪委单位和自家单位领导就开始追源这件事,核实这则信息的真实性。

后面发现这个公司在竞拍前重新递交了竞拍材料,他们重新报的竞拍价格比第一次报的价格低了很多,而且恰好比所有公司都低一点点。

最后,发现这家公司与那个同事有经济来往,而那同事在去过小李办公室后,那个公司才重新递交了新的竞争材料。

那个同事为了减轻罪行,争取最大宽容,胡编乱造说是小李主动给的材料。

他们与小李没有经济来往,因此不能确定小李是否与他们串通作案。

小李是项目负责人,同时负责所有公司竞拍材料的保密管理文件。但在保密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小李是跑不掉的,莫名其妙地挨了一个严重警告处分。

在单位内,见过几次面有编制的同志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那些更不熟悉的陌生人呢。

熟人尚且不能十分相信,必须留三分警惕;陌生人信其三分已经很多了,警惕七分都不为过。

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了在右下给梁十七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支持哟!

0 阅读:6

懒散的梁十七

简介:专注分享体制内职场、人事、经验、感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