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上吊,尤三姐自刎,还有投井吞金和触柱,为何死都不重样?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4-04 10:03:16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是一出讲述“兴亡”的悲剧,自然就离不开死亡的话题。其中最常见的“一病而死”,真正如何死的却是不说。

其实细算那些死去明确结局死因的,才发现几乎每人的死法都不同,极少有重样儿的。

曹雪芹如此设计,必然有他的想法和隐喻,生老病死人之常态,生命的终结也各不相同。

而那些事出有因的女儿之死,以不同的方式终结,映衬出各自不同的人生悲剧,才是曹雪芹下笔“以死明志”的真实意图。

本文将侧重摘取八十回前女儿的不同死法,尽量客观还原她们的真实死因,顺序就根据出场人物排列。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一,贾雨村的正室

关于这个没有名字和来历的女人,可以明确她是贾雨村金榜题名后娶的原配夫人。

以贾雨村的穷酸和性格,夫人的门第未必高,却在当时对他的升迁之路极有帮助。

等贾雨村出任知府,娶了娇杏做二房,原配的“使命”完成,便让出了地位。

此女的死,不但让娇杏做了正室夫人,更让贾雨村的长子由庶到嫡,极为关键。

关于雨村妻到底怎么死的不重要。她的死成全了娇杏的幸运。

要注意娇杏是贾探春的影,日后贾探春远嫁异国为王妃,“日边红杏倚云栽”,她“倚”靠的这个“云”,就是贾雨村妻子的影射。为日后故事伏笔。

二,贾敏

贾敏不死,林黛玉不会去贾府。

但贾敏绝不是工具人。她的死疑点重重,也不只是“一病而死”那么简单。

贾敏死之前,林如海的三岁儿子才死,之后林如海也捐馆扬州城,都是在巡盐御史的上任前后。

根据小耗子偷香芋故事的影射,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查出扬州盐课严重的贪腐大案,耗子们发现“盐课林老爷的千金才是真香玉”,意图对林黛玉不轨,好在黛玉被送进京逃过一劫。

那么,林如海的儿子、妻子和他自己的死,难道不存疑么?

对林如海来说,按照古人的伦理价值,儿子>妻子>女儿,贾敏的死,说一句细思极恐不为过。但却没有真相。

三,秦可卿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判词图画证明是悬梁自尽,上吊而死。

由于曹雪芹确实删除了相关的几页文字,导致“淫丧天香楼”的内容被莫衷一是。

到底是秦可卿与贾珍通奸,还是贾珍侵犯秦可卿致死,两种都是“扒灰”,观点很难趋同。

其实根据“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影射贾珍扒灰的伏笔来看,贾宝玉对秦可卿意图不轨,秦可卿并不知情。贾珍对秦可卿不轨,她肯定也不知情。

“淫丧天香楼”的“淫”,就是指警幻仙子说的不堪男人们的“皮肤滥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一说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一说贾珍对秦可卿的“皮肤滥淫”。

“造衅”二字的意思,明确故意制造事端引发激烈冲突,指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被贾珍骗去天香楼上,受到侵犯后不堪受辱自尽。

秦可卿悬在天香楼的大梁上,既有自己受辱的无颜苟活,也有故意公之于众之意。说明她的受辱和死极为冤枉。

上吊在古代往往都与女人贞洁有关。

后文鲍二媳妇也因与贾琏通奸,被王熙凤捉奸后上吊自尽。

但与秦可卿不同的是,鲍二媳妇这种与主子通奸之人,不可能因为被捉就自尽,否则她也做不出通奸的事。

她的死极可能是回家后,鲍二和娘家人害怕被王熙凤报复,给她逼死了。

与贞洁有关上吊的还有张金哥,她退婚后好女不嫁二夫,一根麻绳结果了自己,与鲍二家的互为影射,反而对照了秦可卿因贞洁死的冤枉。

秦可卿选择上吊,死状根本藏不住,必须要对外,对秦业有个交代。

所以才有尤氏故意装病,贾蓉一言不发,贾珍独自在外方便如丧考妣,表现出自己与秦可卿的“不轨”。

只有给秦可卿泼脏水,她的死才不会有人追究。但贾珍的表现漏洞百出,不符合避丑的人性。

真与秦可卿感情深重,怎么还故意让人知道她是与公公“通奸”的无耻女人呢?

所以,脂砚斋所谓提醒曹雪芹删去淫丧天香楼的几页文字,看似“赦之”保全秦可卿死的难看的名节,反而让她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以秦可卿的性格,也绝不可能与贾珍通奸。她死后也有人为她证明!

四,瑞珠

秦可卿的大丫头瑞珠在她死后半天,突然“触柱而亡”,分明就是含冤而死。既是替自己喊冤,也是替秦可卿喊冤。

首先,秦可卿上吊自尽,就是要将自己的死公之于众,让贾珍罪行无所遁形。

可没想到贾珍一家三口无耻借“扒灰”反泼秦可卿脏水,让秦可卿死的冤枉。

其次,瑞珠作为秦可卿的贴身大丫头,是唯一知情人,却在秦业父子一来就触柱而亡殉了主子。注意这个时间点。

瑞珠真殉主,秦可卿一死她就应该死。

秦业距离贾府二十多里,送信去人接,一来一回起码几个时辰,说明瑞珠一开始没想死。

秦业一来,瑞珠就死了,岂不有被逼“灭口”的嫌疑?

最后,触柱而亡这种死法,本就代表“含冤而死”。

被商纣王逼死的商容,是触柱而亡,以刚烈的死法表达心中的愤恨和冤屈。

此后但凡触柱而亡,基本都是有冤难诉。

瑞珠以触柱而亡的方式为秦可卿殉,表明她是被逼不得不死。越发证明秦可卿之死的蹊跷。

五,金钏儿

金钏儿投井自尽,也是那个时代女人最常见的死法。

投井自尽或者投河自尽,以为洗清自己。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外嫁,被焦仲卿质问后投河自尽。

金钏儿被贾宝玉在王夫人跟前调戏,被撵回家,却不是她死的主因。真正致死她的是贾环对贾政的转述:

“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金钏儿被造谣诟谇,说她被强奸,肯定还说她勾引贾宝玉,活不下去才会投井自尽而死。

借井水洗去被泼在身上的脏污,是金钏儿唯一能为自己辩解和抗争的死法。

六,尤三姐

尤三姐的死类似金钏儿却更加惨烈,也符合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

尤三姐名声尽毁是事实。她与贾珍一干人的放浪形骸,也是失贞无德的体现。

但古人的“失贞”与今人认为的不同。今人以身体失贞为底线,古人的标准却以行为放浪,言语不合规范,就是失贞失德。

所以,尤三姐是不是处女,有没有失身给贾珍,都证明不了她的清白。

面对柳湘莲退婚,尤三姐无法为自己剖白,唯有横剑自刎,以死明志,是她最后为自己的清白而做的惨烈辩解。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曹雪芹用一个“耻”字就写出了尤三姐的实际“清白”。

她尽管行为放荡,实际却守身如玉。她知道“礼义廉耻”,就不可能出卖和不珍惜自己的身体。

顾炎武在论《廉耻》中写道: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这与尤三姐面对贾琏和贾蓉的勾引不假辞色是对应的。她与贾珍的应酬只是虚与委蛇。

真不知廉耻的,是尤二姐这种失身又失德,还觊觎王熙凤的正室位置的无耻女人。

七,尤二姐

尤三姐知道礼义廉耻,最终耻情而死,为自己证明。也是她后悔曾经放荡行为的救赎,更是柳湘莲在她死后幡然醒悟的原因。

但尤二姐却没有礼义廉耻,一直“以色侍人”,失身贾珍贾蓉父子,如愿嫁给贾琏,又贪图王熙凤正室之位进了贾府。

她以柔弱的外表以退为进,妄图撼动王熙凤的位置。

尽管知道落入王熙凤的圈套,仍旧想要送给她一个“妒忌”的七出之条。

可惜她错误的认识了王熙凤的能力,以及妒忌的决心。更小看了贾府大宅门背后的人心诡谲不是她所能驾驭。

贾母对她前后态度的转变,就是将她的作用完全榨干而抛弃。贾府不可能让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来繁衍后代。

尤二姐的死,不是因为礼义廉耻的羞愧,而是孩子被打掉,身体彻底被摧毁,在听了平儿暗示被王熙凤所害后,山穷水尽才下定决心以自己的死,为日后报复王熙凤的证据。

尤二姐“吞金自尽”,既表明她自己对富贵的贪着。也表明她明知自己污秽,却还贪图死的干净的无耻。

她这种人的死,是咎由自取。

八,晴雯

晴雯之死,是八十回前最后一人。她也是被造谣诟谇一气而死。

晴雯肯定死于肺疾,却不是王夫人污蔑的女儿痨,而是急性肺炎的可能性更大。

晴雯是消耗而死,代表了《红楼梦》一系列女儿的悲情之死。

香菱是血竭之症而死。

林黛玉是泪尽而亡而死。

金陵十二钗三册之首,全为“枯萎”而死,证明那个年代女儿大概率的死因。

晴雯被冤枉,被造谣诟谇,也是那时代杀死女儿的“以名节为名”的元凶。

除了她们,还有王熙凤的血崩之症,她害人者人恒害之。不但要偿命,像高利贷、包揽诉讼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罪行,最终以血流尽让她吐出来,也是典型的阴司报应。

还有贾迎春被孙绍祖凌虐而死,贾元春被皇帝下旨缢死,这些就是根据线索推断,就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