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出了一张疑似“日本六代机”的照片,但只露出了飞机的头部,机身部分被包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就像过去的“粽子机”。这架飞机外形有隐形设计,而且机头特别高大,和旁边的人对比起来,大小甚至超过了歼-20。仔细看机身,做工好像挺精细的,座舱盖还有镀膜。所以到底是真的飞机还是模型,还真是个谜。
日本研究隐形战机的时间可不短,早在2000年就开始搞ATD-X项目了。这个项目的成果就是“心神”验证机,它在2016年首飞。主要测试的是隐身外形和推力矢量技术。“心神”一共飞了32次,到2017年就停止了试飞。到了2019年,日本又开始了六代机项目F-X,计划在2035年服役。主要是为了填补F-15和F-2这些老战机退役后留下的空缺。F-X的性能指标相当高,采用了高度隐身设计,装备了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对空对地打击能力都很强。此外,F-X还集成了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升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还能通过强大的数据链与其他平台共享信息。
因为F-X的技术要求实在太高了,日本最后决定和英国、意大利一起搞研发。这事儿可能让人纳闷:日本以前的F-2战斗机不是跟美国合作的吗?这次怎么不找美国呢?其实,日本本来希望通过F-2项目掌握先进的战斗机设计技术,但美国最怕的就是这个,所以整个F-2的研发过程受到了美国的干预。原本打算自主研发的,结果却变成了一款放大版的F-16。所以,对于想要再次崛起的日本来说,这次F-X项目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让美国掺和进来了。
其实美国一开始对日本的六代机项目挺感兴趣的,甚至愿意把F-35的发动机和软件这些核心技术都拿出来,就为了能参与研发。但后来这事就没了下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美国没兑现承诺,另一方面,按照美国的标准,日本的“六代机”顶多算个五代机。美国自己也有真正的六代机(NGAD)和“忠诚僚机”项目要搞,所以就没再掺和日本的F-X项目。那为什么日本最后选择了英国呢?
首先,英国的下一代战机计划在2035年左右服役,这跟日本的时间表差不多;其次,日英两国都是海洋国家,对下一代战机的需求很相似,都希望有双引擎远程制空能力;最后,英国在战机和发动机的整体设计上比较强,而日本在复合材料和电子元件这些细节方面更领先,双方的技术优势互补,合作也更平等,这样日本就能更好地掌握战机的知识产权。大家可别小看了日本的航空技术实力。日本为F-X研发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XF9-1,在2019年已经完成了推力测试,最大推力达到了11吨,加力推力超过15吨,和美国空军的F-22所用的F-119发动机不相上下。这款发动机使用了很多日本自主研发的高温材料,涡轮前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比F119还要高近200℃。不过,日本在发动机的整体设计上还有欠缺,所以最终性能才和F119打了个平手。
英国人在设计方面确实有一手,比如他们设计的EJ200发动机,推力比高达10,但涡轮前温度只有1477摄氏度,这跟美国的设计水平差不多。如果英国人在一旁指导,XF9-1的性能超过F-119是完全有可能的。有了好的发动机,战斗机就算成功了一大半。英国的“台风”虽然不是隐形战机,但它是四代半的战机。它还帮助土耳其研发了隐形战机“可汗”,所以设计一款像F-22那样的隐形战机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再加上日本在材料和零部件上的优势,F-X项目再努把力,达到五代半的水平应该是没问题的。
要说的是,F-X战斗机特别注重制空能力,所以它的高空高速性能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