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现代化及其危机

惜儿研究 2024-05-23 17:58:34

赵建,西京投资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财经评论人,人文探索者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看似是因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传统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没有能力处理快速涌现的结构化和多元化变迁导致的治理危机。这个治理危机既包括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治理。

比如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产泡沫、贫富分化、社会割裂等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都将让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自由主义弊端放大,让自由、民主、普世的原生现代化元素异化。比如,当政治精英(发展型官僚)与商业精英(红利型企业家)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们并没意识到后面的制度和文化结构并不能长期支撑一些过渡性、临时性的承诺。自上而下的清算算是温和的,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自由和民主精神异化为失序与民粹。在这种情况下,自下而上的“清算”将会变得残忍无比。

现代化的过程绝非只是田园牧歌,现代化的自省者必须敢于直面过程中的种种危机。作为原生的现代国家,英美付出的代价最小,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和大宪章运动自然让人津津乐道心向往之,但是无论是美国的独立战争还是南北战争,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都告诉人们西方中心论背后的血与火。当我们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时候,的确并不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英美化。

英美模式并不具备全局性、一般性,因此当现代化的浪潮从英美发动,逐渐席卷欧洲大陆的时候,也充满了血与火的抗拒,充满了灾难与危机。法国大革命血洗了法国,两次世界大战血洗了德国。二战的胜利是英美模式的胜利,坦克和大炮的胜利,原子弹的胜利,当然也是现代化浪潮横扫传统社会的胜利。我们今天的全球秩序,工业文明,法治社会,包括中国这个最大的传统农业文明古国在内,与其说是享受现代文明,不如说是享受二战的遗产。当然,也包括二战的“私生子”冷战。

每一次战争后,现代化的进程都会出现加速之势,因为未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失败了,然后再新生,比如德国,比如日本。融合了民族性的传统文化越是顽固,要想彻底的现代化就越是需要一场彻底的失败。传统顽固的势力必须在彻底的失败中变得支离破碎,才有可能完成一次彻底的现代化重构,二战前后的德国和日本就是如此。当战败国的身份彻底取代孤傲的日耳曼和大和的民族精神,现代性的元素才能给国民心智的骨髓注入新鲜的血液。

当我们再去审视冷战及其遗产,不仅仅是亨廷顿所说的民主化浪潮第三波,也不仅仅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还有建立在后冷战秩序上的休克疗法与全盘西化的国家失败,以及后来强人政治的崛起与回魂国师杜金的古董帝国梦。我们不禁要问,苏俄历史上的胜利,无论是让天才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折戟,还是令魔王希特勒的日耳曼帝国沉沙,这些“伟大的”胜利,是不是苏俄国家和民族的胜利,却是现代化的失败呢?

今天的俄乌战争,必须站在英美欧等现代国家对苏俄传统帝国的征服上去理解,否则就看不清这场战争的未来。而俄罗斯在主流现代国家的围追堵截之下仍然顽强的坚持,无论是国家的韧性还是普京本人的权威都超出大部分政治家的想象。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民族心底的东西,集体的潜意识塑造的国家命运,荣格早就提醒过。谁能想到,苏俄的思想勇士和启蒙者索尔仁尼琴,向往的并非西方式的现代社会,而是彼得一世式英明神武的皇权统治。俄罗斯的斯拉夫——东正教风貌,不是哪一个人塑造的,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没有被彻底征服过,它苦寒大地上孕育的传统成分就永远挥之不去。

从前现代转向现代,一个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格的塑造,似乎必然经历重重危机,爬坡过坎,方能抵达彼岸。每当谈起现代化,就不能避而不谈法国大革命。这就像人类文明史上的噩梦,现代化历史上染满鲜血的墓碑。打着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号,却从事着比专制王权有过之无不及的血型镇压。卢梭和伏尔泰启蒙的现代性,难道就是一场大屠杀?由此古斯塔夫.勒庞说,法国大革命是一场集体狂欢,是一种集体理性的丧失。它打着自由女神的名义,结出的却是魔鬼的果子。而最终,却必须重回到军事天才拿破仑一手塑造的帝国,才亦步亦趋的一步步走向现代。德国的现代化过程,日本的现代化过程,更是以一场军国主义的全球大屠杀为代价。这一切完全符合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现代化与抗拒”的命题。

再重复一下,今天的俄乌战争,看似是一场地缘的冲突,历史旧账的清算,欧洲大陆政治的地震,实际上却是西方现代化版图的继续扩张,是始自二百年前,未竟的英美全球现代化征程的再出发。当十年前奥巴马富有深意的说“普京还是一个传统武士”的时候,恐怕今天俄乌战争的火种就埋在了那时的副总统拜登心里。再联想到国务卿布林肯的父辈在苏俄受到的迫害,口口相传的家族故事在他心里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呢。我不认为这是偶然性的个人恩怨,这仍然是现代化进程中内在不安与战争冲动的再现。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走到了一个关口。邓时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基本完成,唯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还在路上。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市场化等等,可以说十四亿人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诸国几百年的历程。成就巨大,但代价也惊人。环境污染,资产泡沫,两极分化,社会分裂,等等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危机似乎都有苗头。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想规避西方现代化中的重大危机,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最终这里的问题还是一个:那就是用现代化的危机治理手段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危机,还是独自另辟蹊径去再次艰难探索和试错?是本能式的退回传统的窠臼和盔甲里自恋、抵制和抗拒,还是继续勇往直前的沿着现代化的大路,用法治、科学、开放、包容的文明之光照耀前行?答案藏在每一个受到过现代化洗礼的个人心中,也藏在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里。

4 阅读:30

惜儿研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