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的发紫”到“无戏可拍”,这些老戏骨到底惹怒了谁?

咏春彦露 2023-05-08 05:19:52

前言

2019年上映的《庆余年》可谓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其中庆帝的扮演者陈道明,时隔多年再次踏足电视剧领域,以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表演带给观众十足的惊喜。

其扮演的庆帝不怒自威,哪怕披头散发也挡不住眼神之中的腾腾杀气,脸部肌肉的一触一动都牵引着观众的情绪。

像陈道明、李雪健这样的老戏骨还偶尔活跃在观众的眼前,但其他老一辈的艺术家就没那么幸运了。

许多拥有这样封神演技的老戏骨们现在却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是功成身退?还是高开低走、被迫退隐江湖?

无戏可拍,是“我们”愿意的吗?

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在一次话剧演出结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没有机会,也没有我的活儿,我演的东西没人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反映了现在影视界对于老一辈演员们的态度。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参演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剧,塑造过诸如明镜法师、公安局局长高天、李叔同、孙策等深入人心的角色。

虽然凭借这些角色获得了各种奖项,被观众认可,但他在近些年除了参演话剧,参加综艺和一些演出活动外,在影视剧领域已然消失在观众的眼前了。

正如濮存昕自己所说,这个时代已经不再给他机会了,他也早已被影视市场遗忘。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影视圈是资本的天下,在演艺圈中,演员就像是“商品”一样供资本挑选。

当被资本青睐时,你就有演戏的机会、成名的机会,当被资本抛弃时,就会丧失这些机会,变成一个透明人。

像现在这样一个流量为王、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谁能带来更多的利益,资本便青睐谁。

于是,导演、编剧任用流量明星的现象层出不穷,只要你有粉丝、有流量,能带来热度,即便不是科班出身,演技尴尬,资本也会带你乘上爆火的快车道。

而众多实力派演员由于缺乏足够的话题度和粉丝基础,即便德艺双馨,也登不了影视剧的“大雅之堂”。

这是作为“商品”的演员无力反抗的现实,也透露出现在影视界的生态问题。

宁愿得罪资本,也不愿对不起观众

无独有偶,曾红遍一时的李保田,因得罪资本而被封杀。

在拍《宰相刘罗锅》的途中,他看不惯王刚时常请假、耽误剧组进程的行为,与王刚结下矛盾,后又因不满导演想拍摄《宰相刘罗锅》续集的做法,与王刚、张国立不欢而散。

对于《钦差大臣》延长剧集的做法,李保田更是直接将剧组告上了法庭,官司胜了,戏路却没了。自此以后,他再没有更多的演艺机会,反而被圈内人调侃为“戏霸”。

李保田的消失,揭示了影视圈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真正有原则、有良心、敬业的好演员是不被资本容纳的。

谁动了资本的奶酪,谁就会被打压至消失。

在纸醉金迷的影视圈中,保持初心是不易的,难得的是,李保田做到了。

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把作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即便被众多影视公司口诛笔伐、打压至消失又怎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晚年的李保田提到此事时依然表示不后悔,相较于在名利场上周旋的王刚和张铁林,落个晚节不保的名声,李保田留在观众心中的只有他演戏的才华与刚正不阿的品质,能得观众如此口碑,也算不悔。

受困于角色标签,出路何在?

如果说濮存昕、李保田是被市场抛弃的演员,那么李幼斌在影视界的黯然失色则是受困于“李云龙”标签的结果。

或许我们对李幼斌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不过一提到“李云龙”“亮剑”这两个词,想必在座的各位一定会有记忆。

只要提到李云龙,他那重情重义、狡黠粗犷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李幼斌用他出神入化的演技将李云龙这个角色演活了,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因为这个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以致于观众已然将演员本人和李云龙视为一体了。在观众心里,他就是李云龙,李云龙就是他。

因此,后来他出演的角色在观众看来,几乎都带上了李云龙的影子,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李云龙”化了。

就像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一样,虽然刻画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是观众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孙大圣的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演员一生能有一个让观众怀念、记忆如此深刻的角色,已经很成功了。

然而,从演员自身的定位来考量,人物标签化又是一件并不十分友好的事情,它会缩窄自己的戏路,降低观众的期待值。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演员自身可以去尝试,和自己身上的标签完全不符甚至相反的角色,利用不同的人物角色不断丰富自己身上的角色标签,或许是当下演员去标签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去标签化是不容易的,需要演员用心体会每一个角色身上的特点,通过触摸角色的灵魂让观众看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就拿我们熟悉的70后女演员刘琳来说,一提到她,脑海里浮现的便是她扮演的各种经典的人物,有《香樟树》里善良隐忍的陶妮,有《父母爱情》里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农村妇女江德华,还有《知否》里刀子嘴豆腐心的盛大娘子。

每一个角色都无比经典,却没有成为演员的包袱,反而丰富了她的演员身份,像这样成功的选角和塑造就是值得借鉴的。

迎难而上,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不论是市场的抛弃,还是演员自身的自我要求,难以撕下的角色标签,都是造成当下老戏骨们无戏可拍的直接原因。

而作为一个合格的演员,在保持演戏初衷的同时,也应当着力于提升自己的演技,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只有主动地应对挑战,才能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也有这样一些老戏骨,在沉寂许久后,终于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精彩阐释让观众熟知,就此翻开演艺生涯的绚丽篇章。

吴刚

国家一级演员吴刚,自出道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在2009年饰演了铁人王进喜后,才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此后的8年间,演艺生活一直风平浪静,毫无波澜。

直到2017年,才凭借《人民的名义》爆红,并荣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

后又在2019年播出的《庆余年》中因饰演阴险狠辣的陈萍萍一角而被人称道。

残疾的躯体下压抑着一颗复仇的心,戾气十足的眼神中又透露出对侄儿范闲的万般慈爱,世人皆怕陈萍萍,而陈萍萍独宠故人之子范闲,吴刚将这个特务头子诠释的让人又敬又怕,再冷酷无情的人也抵挡不住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温柔。

靳东

同样的,演员靳东自出道以来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在影视界领域不曾掀起过些许浪花,也不被观众所熟知。

直到2015年的一部《伪装者》播出,让大众重新认识了这个颜值与实力兼具的男演员,他饰演的大哥明楼满足了观众对于成熟稳重、智勇双全、心怀家国的高富帅形象的期待。

剧中的明楼成熟睿智,有勇有谋,自如地切换于汪伪政府高官、国民党军统上海站科长与中共地下党三重身份之间,秉承着抗战必胜的信念,在敌人内部潜伏多年。

虽然是铁血男儿,但对大姐格外尊敬,对幼弟也极尽宠爱。自带贵公子气质的靳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憎分明、理智克制的明先生形象。

此后,他出演了多部爆款剧,如《欢乐颂》、《我的前半生》、《恋爱先生》、《纵有疾风起》等。

为了生计,他摆过摊、卖过东西,连续十年年收入不超过2万,被剧组拒了800多次,但他从未放弃,只因心中有一个演员梦。

长相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但演技却是可以打磨的。

他会在生活中观察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菜市场里、在山野田间、在闹市,和他们聊天、沟通,去揣摩他们的语言、表情、心理。

剧中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鱼贩,变成一个在京海只手遮天的黑老大“高启强”,心酸的黑化史不禁引发观众的共情,其与大嫂的感情线、与安欣的相爱相杀看的观众潸然泪下。

星光不负赶路人

不论是高开低走的老艺术家们,还是历经岁月的沉淀终于获得大众认可的老戏骨们,外在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不变的是他们对于演员这一职业的热爱。

时间是有记忆的,也是最公平的,真正好的演员、真正好的作品不会被历史遗忘,这是历史规律,也是时代之音。

0 阅读:28

咏春彦露

简介:咏春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