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江明娜——从教23年,真情守护每一个孩子

半岛都市报 2024-03-19 12:10:18

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彤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希望的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我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这是江明娜的教育格言,也是她从教23年,担任班主任18年的育人准则。凭着一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之心,二十多年来,在城阳教育的这片沃土上,她一直默默地耕耘着。

2000年,青岛师范学校毕业的江明娜主动申请到农村小学任教。那时从家到工作的仲村小学,有近十公里的路程,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她便克服困难,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往返于家校之间。近十年的时间里,她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为了教导主任,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教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

2009年8月,因工作调整,江明娜被调入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品德学科的教学工作。2010年9月,刚休完产假回到学校的她,得知新学期学校班主任安排人员紧张,便主动找领导申请担任班主任一职,她也成为学校里哺乳期内担任班主任的第一人。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给仅六个月大的女儿断了奶,每天和其他同事一样按时上下班。白天在学校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虽然每天很辛苦,但只要到了学校,大家看到的永远是那份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工作态度和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

江明娜的心里始终放心不下她班上的孩子们。2013年4月,她年仅四岁的女儿需要做扁桃体切除手术。校长考虑到孩子还小,需要母亲在身边多加照顾,特批了一个周的假。然而,就在她女儿手术后第三天,当校长巡视早读时,却意外地发现江明娜已在教室给孩子们上课,问她为什么这么早回来, 她却微微一笑,只有一句朴实的话语:“我这个班主任不在家,我不放心”。

江明娜是一个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孩子们爱上语文的重要原因。她们班的语文课,每天铃声后,是古诗背诵的开启时间,即使老师没走进教室,也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背诗声。课前两分钟,是班级每周优秀周记的交流时间。配乐朗诵、课本剧表演、成语故事比赛、诗词大会、朗读者等都是孩子喜欢的语文学习方式。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在语文课堂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高年级语文老师,江明娜还注重学生阅读、写作习惯的培养。每天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名著,引导、交流心得体会。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让作文课不再枯燥,班级隔周有一次快乐写生作文课——孩子们先参加实践活动,再动笔写,这样孩子就不会没有东西可写,作文课反而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她更是一个有心人,从三年级接班到六年级毕业,她把孩子们四年来每一篇好的文章都珍存了下来,在孩子们毕业之际,每个人都会收到她赠送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记录着孩子成长的《青青草》作文集。这些记录着孩子童年足迹的点点滴滴,将给孩子留下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江明娜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任教班级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新学期交班时,有老师提醒她,班里的小王,是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考试只能考三四十分,经常欺负同学……“一个学生是老师的五十分之一,但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百。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多一份耐心和方法,相信都会改变的。”针对这个孩子的特点,她因材施教,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并积极与家长积极沟通。课间,还经常找他聊天,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成绩进步很大,还加入了班级的“雷锋小队”。

多年来,江明娜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不但受到任课老师的称赞,在学校各项管理评选中,屡屡获得“管理优胜班级”“阳光班级”称号。她也因为成绩优秀,业务能力精湛,荣获校骨干班主任、城阳区教学能手、城阳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宏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闪亮的星星,与他们相比,我发出的光是微弱的。但我愿把这微热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孩子们。”江明娜说道。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