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欧楷大师的传奇:其杰作荣登中南海

书法艺堂 2024-05-21 09:35:10

欧阳询楷书的现代传人众多,二田、陆启成、孟繁禧等皆为当代欧楷大家。

当代欧楷名家中,卢中南先生以其卓越的书法成就脱颖而出。他的作品不仅广受民众喜爱,更荣耀地被收藏于中南海,悬挂在江泽民同志的办公室内。卢先生还曾有幸受到江主席的亲切接见,成为当代欧楷艺术的领军人物。

卢中南先生,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欧楷大家,其成长之路是如何铺就的呢?他背后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一、书香门第的熏陶卢中南先生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中,他的父亲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家中的几位姐姐也都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样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年幼的卢中南先生从五、六岁起便开始跟随姐姐们学习书法,父亲成为了他书法之路的启蒙者。卢中南先生的父亲不仅支持孩子们学习书法,还深谙文化基础的重要性。他坚持认为,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离不开扎实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因此,他时常提醒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卢中南先生的父亲的这一教育理念,体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书法艺术的精进,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这正是所谓的"书法之道,文化先行"。

二、学生时期的两位重要导师

卢中南先生的欧楷风格独具一格,其作品圆润而不失刚劲,这种独特的韵味,得益于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支持。在小学时期,卢中南先生遇到了王老师,一位年轻而美丽的女教师。正是王老师,让卢中南先生首次接触到了欧阳询的书法,了解到了《九成宫醴泉铭》这部经典之作。从那时起,卢中南先生便踏上了欧楷学习之路。进入中学后,卢中南先生又遇到了另一位影响深远的老师——安老师。安老师身材高大,为人谦逊而严谨。他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让卢中南先生深刻领悟到,学习书法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具备谦虚、严谨的基本素养。

学生时期,王老师和安老师为卢中南先生的书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军旅生涯中的卓越成就军旅生活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为有志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20世纪70年代初,卢中南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营。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他的欧楷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正如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卢中南先生刚到部队时,就遇到了慧眼识才的领导,他们发现了卢先生的书法天赋,并给予了他宝贵的机会。随后,卢中南先生被推荐到国家军事博物馆,负责书写展品的文字介绍和说明。在这里,他如鱼得水,结识了许多书法界的佼佼者,他们给予了卢先生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启发。其中,有一位名叫康殷的书法家,他建议卢中南先生在练习欧楷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学习魏碑。康殷先生本人就是一位魏碑书法的大家,卢中南先生从他那里学到了魏碑的精髓,这使得他的欧楷作品更加浑厚大气,独具魅力。

四、书法界大师们的指点卢中南先生最初对欧楷的执着追求,几乎到了要将其写到极致的地步。然而,一位名叫朱寿有的军人书法家,向卢中南提出了新的学习建议:学习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卢中南先生虚心接受了这一建议,他意识到,无论学习哪种书法,都应追溯至书法的源头——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孔子庙堂碑》正是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卢中南先生通过学习这部作品,深刻体会到了虞世南书法的俊逸圆润和笔势的流畅,感受到了一种平和而润泽的艺术氛围。黄庭坚曾对《孔子庙堂碑》赞不绝口,称其为“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这无疑也是对卢中南先生学习这部作品的极大鼓励。通过这次学习,卢中南先生深刻认识到,欧楷的学习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模仿,否则容易变得僵化。适时地跳出原有的框架,学习其他书法家的风格,对于提升自己的书法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卢中南先生的欧楷作品,既保留了欧阳询的严谨与力度,又融入了虞世南的温润与平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引人入胜的艺术风格。

启功先生与欧阳中石先生,均为卢中南先生书法道路上的重要导师!这些书法界的前辈们,曾指导卢中南先生在追求欧楷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地跳出欧楷的框架,通过涉猎其他书体来丰富自己的书法技艺和拓宽思维视野。而启功先生和欧阳中石先生,则进一步告诫卢中南先生,要将欧楷作为自己书法创作的根基,深入钻研,同时在保持欧楷特色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吸收其他书法流派的精华,实现"以一家之长,融百家之艺"的境界。

五、相声艺术的灵感启迪

艺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不为人知的联系,尽管它们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影响。卢中南先生对相声艺术情有独钟,尤其钟爱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表演。马三立先生对相声艺术的精辟总结是“会通精化”。这四个字,不仅适用于相声,同样也适用于书法艺术。书法创作需要汲取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将它们融会贯通,最终服务于书法艺术的核心表达。

卢中南先生的欧楷作品虽然广受赞誉,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认识,深知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提升,例如篆书。他坦言自己对篆书的了解和书写能力尚显不足,需要在这一领域加强学习。

书法艺术的学习,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欧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理解欧楷的精髓,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楷书流派的规律,将它们与欧楷相融合,实现触类旁通。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创作出更高境界的欧楷作品,达到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百战不殆”。

0 阅读:421
评论列表
  • 2024-05-22 09:05

    这才是真正的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