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李鹏和邓颖超在重庆的合影,那年他12岁,称呼“邓妈妈”

云端逐梦星河 2025-04-30 18:03:16

2014年7月份,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写的《李鹏回忆录(1928-1983)》出版了。李鹏在书的前言部分说,这本书仔细讲了他那段时间的生活故事,比如小时候的波折经历、在延安的少年岁月、之后从延安去东北、到苏联学水电、还有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等等。

回忆录里头,有张照片特别抓眼球。照片底下的说明文字写着:“1940年,还没去延安那会儿,在重庆红岩村的八路军办事处,跟邓妈妈一块儿照的。”这张照片里头有两个小地方挺值得留意:

一是,邓颖超在跟李鹏拍照时,直接把他拉到身边,两个人挨得紧紧的,就像真正的母子那样亲密无间;二是,李鹏总是亲切地叫邓颖超“邓妈妈”。这事儿说明啊,他俩虽然不是真的母子,但感情却比母子还要深,更能看出他们关系有多铁。

得说清楚一点,李鹏并不是邓颖超的养子这事儿。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亲妈赵君陶也在重庆呢。为啥管邓颖超叫“邓妈妈”,李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头说了原因,他写:

周总理和邓妈妈跟我,就像是老前辈和革命先烈后人的关系。有人说我是周总理的干儿子,那可不对。因为周总理和邓妈妈挂念的烈士孩子,不止我一个,他们对其他战友的娃儿也是同样的疼爱。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周伯伯、邓妈妈。

李鹏,老家在四川成都,1928年10月20号在上海出生,来自一个革命世家。他老爸李硕勋特别厉害,做过中央军委委员,还当过中共江苏省委的秘书长、军委书记,后来在浙江也干过省委常委、军委书记,还代理过省委书记的职务。老妈赵君陶也是中共早期的重要人物,她还是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时的同学赵世炎的妹妹。

再说说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她真的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党内有着极高的声望。那时候,像邓颖超、蔡畅这些大人物,都亲切地喊她“大姐”。因为赵世兰一辈子都没结婚,所以赵君陶就做了个决定:以后不管是生男孩还是女孩,名字里都带上个“兰”字。就这样,李鹏一出生就有了个小名叫“兰兰”。

1931年9月份,李硕勋因为被叛徒出卖,在海南壮烈牺牲,当时他才28岁。在他遭遇不幸之前,赵君陶又怀上了孩子,而且他们的儿子李鹏当时才3岁大。为了确保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和李鹏的安全,赵君陶先去了上海,待了一年之后,她就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成都。

赵君陶回到成都后,一边忙着照看孩子,一边还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参与地下党的活动。到了1939年年初,在周恩来的介绍下,赵君陶去了重庆战时儿童保育会,她成了直属第三保育院的院长,这一干就是六年多。

也是在那一年的6月份,还在四川省立实验小学念书的李鹏,在家里碰到了邓颖超。邓颖超瞧见李鹏因为日本鬼子轰炸成都,头受了伤,还裹着纱布呢。她就和赵世兰商量,想让赵世兰把李鹏带到重庆去。邓颖超讲:“现在大伙儿都忙着抗日救亡的事儿,兰兰也受伤了,他妈妈正好在重庆做事,我看还是把他送到重庆去养伤比较好。”

赵世兰觉得邓颖超讲得挺在理,就点头答应了。于是,李鹏跟着邓颖超一块儿去了重庆。考虑到赵君陶的安全,邓颖超让李鹏跟自己同住,他们住在了重庆曾家岩50号的那个周公馆,后来李鹏又被安排到重庆育才学校去念书。到了1940年秋天的一个日子,李鹏收到家里捎来的信,说让他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一趟。

在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那里,李鹏头一回碰见了周恩来。后来李鹏讲起这事儿时说:“周叔叔一见到我,可开心了,他转头跟邓阿姨讲,这娃都长这么高了,模样越来越像硕勋了。邓阿姨笑着说,我倒觉得更像君陶,说完大伙儿都乐了起来。”

那时候,李鹏才12岁,周恩来瞧见他背有点弯,就站起身,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笑眯眯地说:“别把背驼了,得把胸膛挺起来,这样身子骨才结实。”后来啊,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照片,从照片里不难看出,周总理和邓颖超对李鹏的成长那是真的上心。

李鹏到了延安后,就一直待到抗日战争结束。每次周恩来一回延安,他立马就去探望那些革命烈士的娃们,李鹏也是其中之一。有那么一回,周恩来听了听李鹏讲他最近学到的东西,然后他就说:“你们在延安这儿学习,跟在毛主席身边学一样,真是太有福气了。”

事实早已表明,李鹏一直把周总理和邓颖超的话记在心里,后来他当上了国务院总理,一辈子都在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出力。

0 阅读:2

云端逐梦星河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