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大爱!七天4人捐献器官23人获救,青大附院独立完成18台移植手术,上演极限“生命接力”

半岛都市报 2024-04-08 01:01:12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滕镜淑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在青大附院,“上演”着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同时进行的生命接力,用特殊的方式续写生命的篇章。4月7日,记者从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了解到,从4月1日到4月7日,医院迎来4位器官捐献者,捐出全身23处器官组织,使23人的生命得到新生,也拯救了23个家庭。其中,在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一共完成10台肝脏移植手术、8台肾脏移植手术。包括清明假期三天完成的4台肝移植手术,3台肾移植手术,1台肾胰联合移植手术。

“捐吧,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

四位器官捐献者谱写大爱

4月4日清明节当天,年仅45岁的秦先生不幸因病去世,考虑到丈夫生前便心怀大爱、乐于奉献,妻子李女士选择捐献丈夫的肝脏、肾脏、角膜等器官,用以救治有需要的人。“生活中他是个本本分分的人,对待工作很认真、肯吃苦”,李女士说起丈夫几度哽咽。秦先生出生在东北,来到青岛打工已有10年,平时勤劳能干,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秦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告诉记者,丈夫因脑出血在青大附院重症监护室里躺了一个星期,每天的治疗费近万元,这让原本清贫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但是她没有一刻想过放弃,后来秦先生的病情逐渐恶化,“治疗了这么多天,丈夫脑死亡了,没有救活的希望。但我听医生说,捐出他的器官,可以让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我的丈夫就像依然活在人世间,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李女士说。

据了解,秦先生平时在家具厂上班,周围人都评价他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工作认真,为人也很本分,“怎么也想不到家里会遭遇如此变故!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家里还有一个8岁的孩子交给妻子照顾,自己长年在外打拼,是家里所有人的期望也是顶梁柱,李女士说起丈夫几度哽咽。秦先生出生在东北,来到青岛打工已有10年,平时勤劳能干,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丈夫经抢救无效去世后,李女士了解到器官捐献的意义,“一开始我不能接受,后来我认识到这是件好事,能让我丈夫的生命继续延续下去。”经过多番考虑,李女士最终决定捐献器官,让丈夫的生命延续,为他人送去重生之光。据悉,秦先生捐献出的肝脏、肾脏、肺脏、角膜,成功挽救了6名患者,“将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对于我丈夫来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心灵的寄托,就像他还活着一样。”李女士最终决定捐献器官,让丈夫的生命延续,为他人送去重生之光。

另一位吴先生前不久因脑出血去世,年仅49岁,在中学任体育教师的他为人乐观开朗,与同事和学生们相处融洽。吴先生不幸去世后,市红十字会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家属认为器官捐献是一件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决定捐献器官。还有另一位45岁的王磊(化名)因突发意外,在生命尽头,家人决定捐献王磊有用的器官,将他的肾脏、肝脏和角膜移植给四位重病病人。捐献器官救人,这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从4月1日到4月7日,共四人捐出自己的器官组织。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后,青大附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即刻出发,他们每日奔走在生与死之间,24小时随时待命,只为患者跑出“生命之路”。

23人重获新生

其中青大附院完成18台手术

四位器官捐献者在青大附院顺利完成了捐献手术,其中一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肺脏、角膜,成功拯救了6名患者,一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角膜,成功拯救了7名患者,还有两位捐献者捐献出肝脏、肾脏、角膜,成功拯救了10名患者。此外,青大附院又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到2个肝脏,成功拯救2名患者。其中,18台手术在青大附院开展。

每一台器官移植手术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都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清明节前后,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团队放弃休息,共完成10台肝脏移植手术、8台肾脏移植手术,更是曾在一天内连续完成三台肝移植手术。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蔡金贞教授表示:“希望病人能够延续生命,能够有机会重获新生,这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向所有做出捐献决定的亲属们表示深深的感谢。”让器官捐献大爱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这不仅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声,也是所有捐献者亲人的心声。在清明假期,科室三天完成4台肝移植手术,3台肾移植手术,1台肾胰联合移植手术。

蔡金贞介绍,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器官捐献者的无偿馈赠,不仅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为濒临破碎的家庭带去生机,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青大附院作为器官捐献事业的先行者和倡导者,积极协助国家、省、市红十字会进行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的宣传建设,协助举办多次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日活动和国家器官捐献日活动。经过10年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深耕,青大附院成功建设了国内大型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已成为学科完备,科目齐全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心,同时拥有青岛大学医学部器官移植捐献与移植研究院、青岛大学移植医学研究所,先后获批中德肝病与肝移植协同创新中心、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山东省器官移植与捐献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青岛市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截至目前,青大附院累计完成器官捐献1298例,涌现出以“九月天使”为代表的一大批感人事迹,为青岛市器官捐献及移植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并累计完成肝脏移植1335例,肾脏移植2185例,心脏移植53例,肺脏移植34例,胰腺移植41例,常规开展微创及复杂肝移植手术,包括腹腔镜辅助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亲体肝移植、再次及三次肝移植、Ⅳ型门静脉血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复杂高难度手术,填补国内和省内多项肝移植手术技术空白,进一步推动医疗品牌体系建设,器官移植数量连续十年位居山东省首位,全国排名逐年上升,2023年肝移植手术总例数位居全国第7位,其中,成人肝移植手术例数位居全国第4位。2024年4月1日,器官移植中心牵头成立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肝移植救助基金”,为儿童肝移植患者提供基金帮扶,缓解患病儿童家庭困难,将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