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2岁官至副部级,父亲是副省级干部,儿子曾担任航天部副部长

悟空谈历史 2024-05-22 07:25:11

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后两党第一次合作,大革命运动正式开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帮助我国培养革命人才,苏联于1925年建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不仅有我党党员,而且还有国民党党员。

今天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大革命时期被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的有志青年之一,而且她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这个人就是刘亚雄。新中国成立后,刘亚雄担任了劳动部副部长等职务,官至副部级。那么,刘亚雄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刘亚雄出生于1901年,山西省兴县人,出生于一个思想开明的家庭。青少年时期,刘亚雄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广泛阅读进步书籍,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并开始参加各种爱国运动,探索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

在此期间,刘亚雄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6年年初,刘亚雄加入了我党,当时恰好是大革命时期,为了培养刘亚雄,经过组织批准,9月,她被送到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

1928年年底,刘亚雄返回国内,陆续在上海、江苏、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开展地下工作,秘密发展革命骨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亚雄担任了晋冀豫边区太行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等职务,领导根据地的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支援前线,并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为建设与发展太行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亚雄奉命前往东北,从此开始在白山黑水之间战斗。到东北后,刘亚雄致力于基层组织的建立与恢复、干部培养、支援前线等方面的工作,为解放东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雄担任了长春市委书记,她严格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积极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为长春的经济恢复与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而且还支援了全国的建设。

1953年,52岁的刘亚雄被调到劳动部,担任了劳动部副部长,成为一名副部级干部。任职期间,刘亚雄从实际出发,为解决工人就业,提高工人待遇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探索工人的职业教育,并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刘亚雄被调到中监委,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可惜的是,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刘亚雄受到冲击,不仅被暂停了工作,而且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虽然身处逆境,但刘亚雄一身正气,坚决地与造反派作斗争,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

粉碎“四人帮”之后,刘亚雄重新复出,组织也为她恢复了一切名誉,此后刘亚雄担任了交通部顾问等职务,她不顾年老体衰,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的刘亚雄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88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值得一提的是,刘亚雄的父亲名叫刘少白,是著名的开明人士,新中国成立后,刘少白曾担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官至副省级。刘亚雄的儿子名叫刘纪原,同时,刘纪原也是烈士陈原道的遗腹子。新中国成立后,刘纪原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担任了航天部副部长等职务,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73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