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战争”,韩国再投入26万亿,或无法改变自己成为输家

巫师商业 2024-05-25 19:36:48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在世界经济大局势的宏伟棋盘之上,掌握尖端的芯片技术犹如掌握了制胜的王牌。美国以及欧洲联盟已经挥掷出高达数千亿元的资金,全力以赴地冲击下一轮的新兴半导体的研发和制造领域。韩国同样没有袖手旁观,他们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期望能够在这场全球性的芯片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就在最近,韩国也拿出了26万亿韩元的重磅计划,给自家半导体产业加油助力。可见,全球的芯片竞赛越来越激烈,资金的大举投入只是这场战争的开始。但问题是,即便是这样巨额的投资,韩国在全球芯片“战争”中仍可能成为输家。

韩国26万亿芯片补贴

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大潮中,韩国不可谓不努力。最近,韩国政府就宣布了一个震动行业的大新闻——他们要投入高达26万亿韩元(约合190亿美元)来给本国的半导体产业加把火。

该数据与预估的10万亿韩元相较,竟高出数倍之巨,足见韩国政府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决心何其坚定。

此次投下如此庞大的资金,旨在提升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尤其在非存储芯片领域展现更为强大的竞争力。

此项激励计划并非盲目挥霍,而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韩国政府分配了高达17万亿韩元的专项资金以支持特定投资项目并提供税收优惠。

而这仅仅是开始,韩国总统尹锡悦更是郑重宣布将设立一支规模高达1万亿韩元的基金,专为协助芯片设备制造商及无晶圆厂企业。

所有这些措施都旨在促使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期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然而现状却是,虽然韩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无晶圆厂业务方面,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仅为1%,远不及其他竞争对手。例如,美国的英伟达在此领域便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韩国政府显然不想就此甘心,他们的目标是缩小与全球芯片制造巨头,如台湾的台积电和美国的英特尔之间的差距,同时把自己在无晶圆厂行业的份额提上去。

为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芯片制造实力,韩国政府计划在2029年底之前,打造一座全球规模最庞大的芯片制造基地。

这一被誉为“超级集群”的宏伟项目,选址定于首尔南部的龙仁地区,预计在2030年实现每月770万片芯片的产能。

如此宏大的工程,不仅有望使之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芯片制造中枢,同时也将吸引众多芯片设备制造商及无晶圆厂企业在此设立分支机构。

透过上述一系列重大举措,韩国期望在全球芯片产业中占据更为显著的地位,尤其是在技术创新与市场份额增长方面。

此次大规模投资行动充分彰显了韩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坚定支持,他们正在倾尽全力推动该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巨头业绩爆表

为了提升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竞争力,尤其是非内存芯片领域的话语权,韩国政府可谓不惜血本、志在必得。

然而终究而言,这笔巨额投资能否使韩国在这场全球半导体大战中立足并脱颖而出,恐怕仍有待观察与探讨。

尽管韩国已在半导体产业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来自美国、中国台湾等业界主力军的激烈竞争,韩国的发展之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韩国两大半导体巨擘——三星电子及SK海力士的近期业绩表现。

这两家企业不仅在韩国的半导体出口份额中独占鳌头,同时也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上翘足引领。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和销售额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具体来说,三星电子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达到了6.6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了接近十倍,销售额也达到了71.92万亿韩元,这主要得益于其半导体业务和人工智能手机Galaxy S24的热销。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SK海力士并未因此落寞,反而在第一季度的业绩中就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以至营业利润及收入均刷新了历年记录。

据官方消息披露,该公司在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高达2.886万亿韩元,总收入更是达到12.43万亿韩元。

SK海力士之所以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主要归功于其在HBM存储系统领域所掌握的尖端科技,以及AI服务器产品销售量的持续攀升。

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无论是三星还是SK海力士,他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尽管韩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其总体份额仍相对较小,尤其是在与台积电和英特尔等行业巨头展开直接竞争时。

此外,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仅仅依靠大规模的财政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或许已不足以应对挑战。

未来,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的精准调整。

否则,面对中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即使是韩国这样的巨额投入,也可能难以保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在这场全球芯片“战争”中,每个参与者都在拼尽力以赴。

韩国的策略和投资虽然给了市场一定的信心,但要在全球芯片竞争中确保领先地位,还需要更多的持续努力和智慧的决策。

要知道,全球的芯片竞争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那么简单。它还涉及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市场准入策略等多个层面。

尽管韩国政府的激励措施极为强大,但在无晶圆厂和先进制程技术这些关键领域,韩国与行业领头羊台积电和美国的英特尔还有不小的距离。

除此之外,全球市场对各类产品的需求正在迅速而频繁地发生着变革。例如,在5G、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先进科技蓬勃发展之际,全球对具备高性能且低能耗特征的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急剧上升之势。

这类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态势,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讲既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又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以韩国的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为例,为了应对市场的新需求并保持其竞争优势,他们必须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紧跟时代步伐,把握住市场的每一次脉动。

韩国或成为芯片战的输家

尽管韩国在芯片行业下了大手笔,但在全球的芯片“战争”中,他们可能还是面临着成为输家的风险。

韩国政府虽然砸下了26万亿韩元来扶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目的是要提升在全球市场尤其是非存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但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芯片竞赛中,他们的这番努力可能还不够看。

首先,要知道的是,全球的芯片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美国和德国这样的大国也在疯狂投入。

美国政府宣布了25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德国也不甘示弱,拿出了100亿欧元。这些投资都是用来推动各自国家的芯片产业发展的。

这与韩国的投资相比,韩国的努力虽然在数额上看起来不小,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那么乐观。

再看看美国的英特尔和台湾的台积电,这两个芯片制造巨头的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地位,让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英特尔正计划在美国本土再投资200亿美元建新厂,而台积电更是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将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产能和提升技术。

这些动作显示出,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烈。

对韩国来说,更麻烦的是,随着全球主要芯片消费国如中国和美国推进芯片产业的本土化生产,韩国严重依赖出口的芯片产业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大。

中国和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经济体量,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芯片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韩国则可能因市场小、依赖出口过多而逐渐边缘化。

据统计,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且正努力在高端芯片市场取得突破。

未来几年,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产能可能会占到全球的50%。

美国同样,凭借其内需和政策推动,未来美国的芯片产能也将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韩国近年紧跟美国,参与对华技术封锁,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反而让韩国企业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而美欧及日本的本土化生产策略,未来也将进一步冲击韩国芯片产业的出口市场。

因此,尽管韩国政府的投资计划表现出了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但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芯片战争中,韩国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未来,韩国的芯片产业可能需要更多内外兼顾的策略和创新技术的突破,才能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保持竞争力,否则真的可能变成大战中的一个输家。

信息来源:

《投资26万亿韩元:韩国首尔都市圈建设“超级芯片集群”》中国经济网

0 阅读:71

巫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